
一個人正常情況下只有兩個腎,但是家住乳山市區的1歲女嬰小怡婷體內兩側卻各長兩個腎。今年3月,小怡婷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被診斷為患有雙側重腎、左側雙輸尿管、左側腎積水、左側輸尿管囊腫等疾病,并伴有較為嚴重的泌尿系統感染,急需手術治療。
5月3日下午,小怡婷的父母接受了筆者采訪,并于當晚10時30分帶著小怡婷登上火車,第二次踏上了為其治病的旅途。
1歲女嬰發燒
被查出長有4個腎
今年2月16日,一向身體健康的小怡婷忽然發起了燒。小怡婷的母親東梅以為孩子剛斷奶免疫力差,得了普通感冒,就去醫院開了些退燒藥給她吃。沒過幾天,小怡婷的奶奶發現孩子小便帶著血色,急忙帶小怡婷到乳山市午極鎮衛生院檢查。化驗結果顯示,小怡婷血液中的白細胞含量遠遠超過正常值,建議到市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2月23日,東梅夫妻帶著小怡婷來到乳山市人民醫院進行檢查。“做完檢查,醫生說孩子尿液中白細胞和紅細胞含量均為3個加號,非常不正常,應該是由于泌尿系統感染所致。”東梅告訴筆者,在乳山市人民醫院住院一段時間后,小怡婷仍高燒不退,3月12日,束手無策的東梅夫妻又帶著女兒趕至煙臺毓璜頂醫院就診。
在煙臺毓璜頂醫院,醫生為小怡婷治療了近一個周,小怡婷的病情始終沒有起色。看到女兒被病痛折磨得日漸消瘦,東梅夫妻決定帶著小怡婷去北京做一次全面檢查。
3月18日晚,小怡婷住進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這次診斷結果讓東梅夫妻的心揪了起來。經診斷,小怡婷竟長了4個腎,身體左側多長出一條輸尿管,由此引起了泌尿系統感染、左側腎積水、左側輸尿管囊腫等疾病。因已經并發感染,如果不對多長的左側副腎及左側輸尿管手術切除,小怡婷將有生命危險。
左側副腎現積水
急需手術切除
據北京兒童醫院醫生介紹,小怡婷的泌尿系統感染反復發作是由于泌尿系統先天性畸形所致,而如果左腎沒有積水,左側輸尿管沒有囊腫,多長出2個腎和1條輸尿管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影響。但目前孩子左側副腎已經出現積水,輸尿管也長出囊腫,切除手術就非做不可了。
考慮到小怡婷泌尿系統有炎癥,身體狀況較差,醫生建議孩子暫時不要手術治療,待炎癥消退后,身體變好一些再進行手術。“為了消除泌尿系統感染,孩子每天都要不停地打針,吃不下飯,還一直上吐下瀉,體重從原來的20多斤瘦到18斤,打針時只能在頭上、腳上扎針。”東梅哽咽地說,“孩子剛過完1周歲生日,每次打針孩子都疼得哭,我都不忍心看。”
4月10日,在北京呆了近一個月后,見小怡婷手術日期始終定不下來,東梅夫妻倆就先帶著小怡婷回到乳山,邊治療泌尿系統感染邊籌錢,為的是能盡早趕回北京,讓女兒盡早做手術治療。
手術費20多萬
年輕夫妻不言棄
“我們結婚沒幾年,兩人每月工資加起來也就3000多塊錢,家里還有17萬元的房貸要還。孩子在北京住院期間,一天就得花上600多塊錢的藥費,這還不算住院費和食宿費。”東梅告訴筆者,北京的醫生說孩子要切掉左側副腎和左側三分之二的輸尿管,手術不僅有風險,還得準備20多萬的手術費。
為了給小怡婷治病,東梅夫妻倆四處借錢,親戚、朋友、同事也都幫著他們湊錢,單位的領導也給予了幫助。然而,從小怡婷住院開始到現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已花掉了此前湊來的近7萬元錢。20多萬元的手術費,成了壓在東梅夫妻身上的重擔。
盡管如此,他們夫妻并不打算放棄。“我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讓孩子盡早做手術,快點康復起來。花再多的錢我都愿意。”東梅表示。 (實習生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