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女工現狀:數量增多 困境依舊
在建筑工地上,相對男工,女工還面臨著更多問題。顯而易見的,如同工不同酬、沒有病假;潛在的,比如性騷擾
法治周末記者 高欣
劉曉紅,長期關注建筑工人生存狀況的志愿者,現為“北京一磚一瓦文化發展中心”總干事。2011年,這個公益組織協助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3名師生,完成了一份《北京建筑業及其用工情況調研報告》。
彼時,女性建筑工人只占2%。隨后兩年多時間里,劉曉紅感覺,幾乎每一年在工地上見到的女工,都比上一年多。
2013年,據“小小鳥打工互助熱線”所做的“千里萬名建筑工人生存狀況公益調查報告”顯示,女性建筑工人已占10.18%。
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筑工人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比重也在不斷提高。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未來每年將至少增加1500萬建筑工人進城謀生。
最初在工地,女工的工作主要是打零工和后勤方面如保安、保潔和食堂工作。但如今,即使同工不同酬,越來越多的女工也承擔起了和男工同樣高強度、重體力的勞動。
對于建筑女工數量增加的原因,上述2011年調研報告也作了相關思考。
一方面,在當前的“用工荒”背景下,建筑業作為吸納工人最多的行業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給女工提供了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建筑行業女工大都在40歲左右。據她們反映,現在孩子大了,要么讀書、要么參加工作,不必照顧,這樣家里負擔小了;另外,老家除了僅有的耕地,沒有適合的工作,自己就選擇跟隨丈夫一起在工地從事建筑工作。
建筑工人,從字面理解是指從事建筑工作的工人。現在的建筑工人基本上是來自農村的農民,極少數為大學生(即使有大學生從事建筑行業工作,也主要是從事技術和管理的工作)。
對于“自己的身份是什么”,只有一成的農民工認為自己是“工人”,絕大部分工人認為自己“就是農民,出來就干一年掙一年的錢”。
在與所在城市隔離、相對封閉的工地上,女工和男工面臨著一樣的工作困境,如幾乎沒有簽訂合同、沒有福利待遇,極難上保險、被欠薪、無償加班、安全設施匱乏等;同時也面臨著一樣的生活困境,如住宿條件差、餐飲環境差、衛生條件差等。
此外,相對男工,女工還面臨著更多問題。顯而易見的,如同工不同酬、沒有病假;潛在的,比如性騷擾。同時,在塵土飛揚、危險四伏的建筑工地上,她們愛美的天性,也幾乎被完全壓抑。來源:法制周報
(原標題:一位建筑女工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