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10月21日訊(記者 王媛) 21日,記者從青島市環保局獲悉,根據省環保廳的要求,青島市啟動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河流基礎情況調查。此次調查,共監測排污口30余個,主要包括工業污染源和污水處理廠,涉及入海河流50余條,主要指各類獨流入海河流或經匯入干流再入海的支流。
記者了解到,該調查計劃2014年底完成,共分三個階段實施。2013年完成首次摸底和初次監測,2014年8月底前完成補充調查和監測任務,2014年底前完成監測數據的匯總、審核以及報告的編寫等工作。截至目前,青島市制定了《青島市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河流基礎情況調查實施方案》,明確了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河流的監測時間、監測頻次、監測項目 、工作分工,確定了調查監測成果的報送要求。
青島市環保局表示,此次調查將為有效控制陸源污染對膠州灣區域環境的影響提供保障。與此同時,環保部門還建立了入河入海直排口排污檔案,開展全市建成區內的各類入河、入海直排環境污染源調查。將全市范圍內直排環境的38家排污企業、19家污水處理廠、18處直排海溝渠及12處主要河流入海口列入調查范圍,對直排口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等3項主要污染物指標及廢水排放量進行監測,全面掌握全市各類直排口的排污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