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9月1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道,關注身體健康,心里健康同樣不能放松。每年秋季一開學,總有一些孩子會出現頭暈手麻肚子痛,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上課走神、厭學等現象。心理專家指出,這是典型的“開學綜合癥”,是孩子對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不適應新學期學習生活的非器質性的病態表現。
“開學綜合征”又叫“開學恐懼癥”,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定、焦慮不安、疲倦無神,同時還伴有失眠、嗜睡及一些查無原因的頭暈、惡心、食欲不振等癥狀。心理輔導專家說,開學綜合征是人的一種自然的心理狀態,并非是孩子故意對學習的怠慢,建議教師和家長首先要從日常基本的行為習慣養成入手,引導孩子逐步調整到正常的學習狀態上來。
心理輔導專家介紹: “特別要幫助孩子糾正一些暑假當中養成的不良習慣,如熬夜、睡懶覺、飲食不規律、精力自由散漫,嚴格按照學校的作息規律制定時間表,督促孩子嚴格執行,保證孩子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當中。”
心理專家表示,“開學綜合征”調節不當可能會導致孩子長期厭學。新學期伊始,老師、家長最好不要用理想化、完美化的眼光去期待孩子的未來,而是要與孩子共同擬訂合適的新學期目標,用合理、有序的計劃喚醒孩子的學習意識,以清晰的目標引導他們進入學習狀態。
心理輔導專家說:“就是學習能力和方法的適應性訓練,做好適當的閱讀能力的訓練,以及作息能力的訓練,一定在規定的時間里面,讓學生盡快的適應到咱們開學之后學校的學習節奏上去。”
家長和老師,要特別關注開學前后孩子的情緒變化,對于已經出現了不良癥狀的孩子,要認真分析原因,及時疏導;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通過與孩子加強交流,來減輕其內心的壓力。
心理輔導專家介紹說: “開學以后建議老師們多設置一些積極的活動課程,讓學生盡快的適應新的角色,激發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興趣,同時鼓勵孩子積極制定新學期的規劃,將精力逐步轉移到學習上來,盡快的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