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嶗山到了枯水期了,那些水販子卻一車車地往外賣!”4月12日,記者接到嶗山區居民王先生報料后,前往當地調查偷水現象,發現有100多輛車加入販水行列。由于地下水驟減,每打10口井,至少有3口是枯井,連專業打井隊也改行修建水窖,但這沒有阻止水販子對水資源的瘋狂攫取,記者跟蹤發現,有些送水車開到城陽區前古鎮社區,這些年來,那里上千戶居民都靠買嶗山水過日子,因為當地的自來水發咸,他們不敢喝。
■水源地:嶗山
每桶賣3元,一天最少賺1000元
100多輛車在賣水友好劃分勢力范圍
4月12日,記者第一站來到北宅街道的周戈莊社區,穿過狹長的水泥路,看到一輛白色小卡車停在路邊,上面放著滿滿兩層白色塑料桶,兩根水管從地下引出來,一名男子忙著打開塑料桶的蓋子,將水管伸進桶內,不到一分鐘就灌滿了。這名男子自稱姓王,做賣水生意已經4年多了,這輛卡車每次能拉200桶水,每桶賣3元,通常情況下,一天就賣出去三車。他一般固定把水送到李滄的鄭莊社區,和他一起的還有兩個鄰居,加起來就是四輛車,“我們每天凌晨三四點鐘就開始灌水,就為了早上六七點鐘能趕上早市”。
在臥龍社區一個農家樂飯店門前,也停著兩輛運水的卡車。記者扮成嶗山游客,和司機聊了起來,他自稱姓姜,當質疑隨便取水是否違法時,姜先生不以為然,“之前有人查過,那就是一陣風,過去了就沒人管了,你看看從北九水到大河東,到處都是送水車”。
姜先生說,每年春夏是賣水生意的旺季,至少有100輛車干這個,水販子大都是北宅或附近街道的居民,彼此之間都認識,所以他們很默契地瓜分了市場,避免惡性競爭,“像青島市區不喝自來水的人很多,大桶水又貴,這個山泉水喝起來甜,所以很多人買”。
“我都打了幾百口井地下水早晚會抽干”
“我們自己家喝水都是限時供應的,北宅現在是枯水期,水販子還要把自己社區的水賣到別的地方,這不是自斷后路嗎?”報料人王先生分析,偷水賣水幾乎沒什么成本,只是卡車燒點油,一桶水賣3元,至少掙2.5元,如果一輛車每天運3趟,每趟賣200桶,一天下來凈利潤至少1000元,比種地來錢快多了 。記者從嶗山區供水辦獲悉,北宅因為缺水,晚上10時到次日早晨6時停止供水。
在沙子口街道,“賣水產業”隨處可見。幾個社區的山上,“專業打井”的廣告非常搶眼。記者隨機撥打了一個電話,一名自稱姓李的的男子說,近年打深井的業務不多,大部分人都雇他們修建水窖,因為深水層的水抽出來后,要再次生成就太難了,“雖然我們專業打深井,但干那個太缺德了”。
根據李先生的說法,由于地下水資源非常有限,從嶗山運出去的山泉水大部分不是地下水,每當雨季到來時,嶗山上有很多山水流下來,他推薦記者修一個大水窖,把水儲存起來,需要的時候再往外賣,成本還低。
“打深井風險很大 ,根據近幾年的經驗,每打10口井,至少有3口是枯井。”李先生說,嶗山地下水就那么多,家家戶戶都想打井賣水,“光我這些年就打了幾百眼深井了 ,這樣下去早晚會把地下水抽光的”。
水窖蓄水細菌滋生這樣的水安全嗎
沿著臥龍社區一條盤山公路,記者爬上半山腰,終于見到了姜先生提到的水窖,這是一個約10平方米的蓄水池,水質很清澈,但掀開塑料布時,里面卻飛出來很多蟲子。報料人透露,這些水窖主要利用山澗石頭的自然地勢,稍加人工堆砌而成,主要是地表水,為了保持水的活性,水販子從山頂引下來一根山泉水的水管,利用壓力讓水流入水窖,但山泉水量很少,經常多個水窖共用一根管子。
每年枯水期,本市相關部門都會對嶗山塘壩的水質進行嚴格檢測,這是因為枯水期各種水源地循環量偏小,水質容易滋生微生物。事實上,嶗山水源確實面臨著一些威脅,記者發現河邊甚至河道內,生活垃圾、衛生紙、煙頭、果皮等四處可見,有些果皮開始腐爛。當地居民一直抱怨,到了夏天,還有人到山里的水源地洗澡,這樣的水能放心喝嗎?
■銷售地:城陽
自來水發咸,買嶗山水實屬無奈
4月11日下午4時左右,姜先生車上的200個塑料桶已經全部灌滿了嶗山水,他和妻子一起駕車離開,記者悄悄跟在后面。運水車從臥龍社區出發,最后開到了城陽區夏莊街道前古鎮社區,姜先生下車后,用一個簡易推車,將整車水分別送到居民家中。
走訪了十幾戶家庭,他們都對嶗山水的質量很信任。“都喝了這么多年了 ,固定送水的人就四五輛車,再說我們也沒辦法啊,自來水沒法喝。”在居民王先生家里,記者打開水龍頭,喝了一口自來水,不僅發咸,還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王先生家里的鋁質水壺,輕輕一敲,就掉下厚厚一層水垢,“這種情況都十多年了 ,從接上自來水就這樣,里面的水只能洗衣服,養魚都養不活,洗頭發也沖不干凈”。
記者采訪中,前古鎮社區的居民非常擔憂,他們怕有一天,便宜的嶗山水被“掐斷”。有人建議,政府應因勢利導,既保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又保證吃水困難的地區喝上純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