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作為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黃島海洋生物產業集聚區依托明月海藻、聚大洋等產業鏈龍頭企業,加速打造集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綜合利用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藍色經濟產業集聚區。2013年,集聚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72億元,增長16.3%,完成出口交貨值25.6億元,增長39.1%,實現利稅總額31.3億元,增長43%,成為帶動區域藍色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我市將進一步加大對黃島海洋生物集聚區的培育力度,按照園區布局、鏈式聚集、集約集群的發展路徑,推動項目向園區集聚、產業鏈式發展,加快建設極具創新能力、拓展能力和競爭能力的藍色、高端、新興產業集聚區,為打造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造條件。
海藻雙強并駕齊驅
明月海藻集團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業,主導產品海藻酸納、藻酸丙二醇在國內、國際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33%和25%,圍繞打造國內乃至國際一流的海藻科研基地,2013年先后組建了全國海藻功能食品研究與檢測技術中心、全國褐藻酸鹽研究與檢測技術中心、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聚大洋集團深化產學研合作,在與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礎上,與澳大利亞福林德斯大學建立海藻生物聯合實驗室,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
目前,兩集團具有重點項目建設支撐未來發展。其中,明月集團立足打造百億級企業,加快建設規劃面積1000畝的海洋生物科技園,正在推進的二期項目主要用于海洋功能食品、海藻生物新材料等產業鏈的延伸發展;三期項目計劃投資9億元,重點開發建設海藻酸纖維、新型海洋藥物等項目,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使科技園總產出突破100億元。聚大洋集團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去年成功并購南澳洲AKP海藻公司,依托國外海藻原料基地,規劃建設11個產業化項目,加快向大企業集團邁進。
在清潔生產方面,兩企業也各不相讓,紛紛使出手段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作為全市重點自愿清潔生產企業,明月集團加快清潔生產中高費項目建設,積極建設企業能源管理體系,重點推進的海藻生物肥技術改造項目,投資1000萬元,可有效利用企業產生的副產物海藻渣,形成年產500噸固體肥、5000噸腐熟劑的生產規模。聚大洋集團突出海藻肥、海藻飼料、海藻膳食三個綜合利用產品,打造了海藻制品加工“吃干榨凈、一滴不剩”的全能轉化生產模式。
明年產值達400億元
按照青島科技大學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編制的《黃島海洋生物產業集聚區產業規劃》,黃島區將建立完善的發展服務體系,建設國內最大、水平最高的海洋生物研發轉化基地,同時,也要將集聚區打造成產業發展的加速器和海洋優勢產業的先行示范基地,為藍色經濟海洋生物加工產業發展樹立航標。
據了解,黃島海洋生物產業集聚區將圍繞海洋生物精深加工產業領域,打造“232”億級規模產業,即兩個百億級產業、三個十億級產業、兩個億級產業,并完善發展與集聚區產業相配套的服務體系。到2015年,爭取使集聚區工業總產值達到400億元,其中海洋生物產業產值由2011年的106.3億元增加到210億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海洋生物特色產業示范園的海洋生物產業收入達到100億元。
從遠期目標來看,到2020年,集聚區工業總產值將達到700億元,其中海洋生物產業產值增加到390億元,在集聚區工業總量中的比重超過50%;山東半島藍色經濟海洋生物特色產業示范園的海洋生物產業收入達到140億元;把這里打造成為國內最大、水平最高的海洋生物研發轉化基地、產業發展加速器和海洋優勢產業先行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