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身份證”換成了正式的
正值聊城市擴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之際,作為聊城的第一批試點單位,高唐縣清平鎮周莊村的村民便為自己的土地提前“身份轉正”喜悅不已。“一聽家里人說,這次的土地確權后地就真成我們的了,我扔下手頭的活就趕回來了!遍L期在外地打工的周莊村村民周統明說。他告訴記者,自己長期在外地跑長途運輸,半年回不了家一次,但是今年的土地確權發證,他必須要回來。
“為啥要回來?因為今年的土地確權發證跟往年不一樣!敝芙y明說,“其實這次是我們周莊村第三次頒證了,1999年和2008年先后頒了兩次類似的證件,不過那時候,家有多少地,還是村里說了算,就算有了證,村里也會六七年審計一次,而且隔個十年或十五年就得動一動,因為每戶有個婚喪嫁娶的,土地就得大調整。按老規矩說,土地是按‘碗’算,有幾口人吃飯,就有幾畝地。確權發證后,證上寫著幾畝地就是幾畝地,就算嫁進新娘子,也不添地。為啥?因為新娘的娘家地不變。”
周統明回憶說,當天村里組織簽字的時候,人擠滿了屋子!罢l都知道這次的土地確權以后不會說動就動了,而且聽說有的戶家的地還多出了一些。這次發證,我們都覺得,自己土地的‘臨時身份證’終于可以換成正式的了,就跟拿到自己的身份證一樣高興!敝芙y明說。
農民底氣足了
“土地年限有了保障,我在外面打工心里都覺得踏實。”周統明告訴記者,周莊村的農戶以育林為主,而林木只需看護一至兩年便可不用再費力照顧,所以村里很多像他一樣在外地打工的農戶都可以安心工作來。
周統明說著,突然話鋒一轉,道:“不只是我們這些常年在外打工的想要早些被確權,我們村的周統葉那天甚至比我們還踴躍呢!敝芙y葉是周莊村的養鴨戶,近5年,他在自己的地里搭起了兩個鴨棚開始養鴨!肮獯钜粋鴨棚就得十萬多,加上里面的鴨苗,倆鴨棚合起來近40萬元呢,我可算把家底都搭到里面了。”周統明說。
周統明還告訴記者,自從此次土地確權后,農民的“電井”也都打出來了!耙郧巴恋嘏伦儎,誰也不敢隨便打井,F在地都不變了,也敢打井了,而且要打就打‘電井’,通上電,用泵一抽,水就來了,周邊五六十畝地都能澆上,一個婦女就能把澆地的活干了!敝芙y明說!盎畈粌H婦女能干,而且電錢還合算。”在一旁聽周統明介紹的于煥芹插話說,“有了航拍的圖紙,我們也都知道自己土地的周邊是誰了,幾戶人家就能按各自家的畝數合計著一起弄個‘電井’,然后按照各家土地畝數的比例合算電錢,誰也不吃虧。地明確了,愿意入股打井的也就沒有了顧忌,都感覺地種的比以前更踏實了,誰能沒干勁?”
帶來更多希望
記者從村民薛延軍展示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上發現,證件上都標有了土地編號,而且土地的坐落、面積、四至、種類等全都寫得清清楚楚。薛延軍說:“這次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上,除了上述信息外,在證件的最后一頁還會印有每戶土地定位圖,這樣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都可以像是看地圖一樣,直觀地掌握土地的形狀、大小、位置等信息。”
此次確權最大的亮點,就是要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等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這樣土地就成為了農民手中的一種資本。薛延軍說:“南方有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通過土地抵押信貸,獲得創業的原始資本的例子。周莊村現在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留下來照顧土地的人越來越少,就像周統葉這樣在村里搞經營的,可能以后干大了,想要開辦一個合作社,就得買或租別的農戶的地,到那時候,把自己的證拿出來看一看,就能知道哪戶的地更合適自己!
“現在村里的大多數青壯年都把重點放在外面,除了農忙時家里有莊稼的會回來一次,幾乎都是長期在外打工。”周統明說,“我在外面跑大車,一個月少說也得掙個五六千塊錢,要是哪天家里的地真不種了,轉租出去,每個月還能有一部分的收入呢。揣著新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咱心里很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