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男嬰出生僅三天便夭折 父母替孩子捐出眼角膜(圖)
齊魯晚報青島5月11日訊(記者楊林) 出生3天的嬰兒,因為先天性肺衰竭夭折,父母忍痛捐出孩子的眼角膜,盼望這對角膜能讓他人重獲光明。這名嬰兒也成了青島市接受角膜捐獻以來年齡最小的捐獻者。
日前,青島城陽區的一對夫妻喜得貴子,然而不幸的是,他們的孩子出生剛剛3天,就出現了先天性肺衰竭,經過一番搶救也沒有挽回孩子的生命。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嬰父親說,孩子的離去,讓一家人萬分悲痛,他從媒體上得知眼角膜可以捐獻出來給他人帶來光明。
“孩子走了,還可以用孩子的角膜讓別人看見光明,就好像孩子還活在世上一樣。”通過咨詢青島市紅十字會,他們了解到嬰幼兒的角膜也是可以捐獻的。經過和家人商量,孩子父親決定把孩子的眼角膜捐獻出來,并期盼他們孩子的角膜能夠用到需要的人眼中。于是他們聯系了設在青島市眼科醫院的紅十字會角膜庫,填寫了《公民自愿捐獻角膜登記表》。
青島市眼科醫院紅十字會角膜庫主任高華查看了這名男嬰的角膜情況后,認為可以進行捐獻并實施了角膜摘取。摘取出的男嬰角膜立即進行了冷凍保存,在-20℃的冷庫里,角膜的活性可以保持一年時間。“不少人認為嬰兒的角膜還沒發育完全,捐獻出來用處也不大。”
高華說,青島市眼科醫院之前接收過的年齡最小的角膜捐獻者只有6個月大,日前這名出生3天就捐獻角膜的嬰兒成了青島最小的角膜捐獻者。高華介紹,成人眼角膜直徑在一厘米左右,相當于成人大拇指指甲蓋大,這名3天大嬰兒的角膜直徑只有6到7毫米,相當于成人小指的指甲蓋大小。“嬰兒出生以后一直長到半歲大,眼角膜才會發育到和成人眼角膜一樣大。”
“原來大家認為老年人和嬰幼兒的角膜沒法移植,現在隨著角膜保存和移植技術的發展,這種情況已經不存在了。”高華說,與成年人角膜相比,嬰幼兒角膜缺乏韌性,移植的話最好給與捐獻嬰兒年齡相仿的患者。
移植的角膜會隨嬰幼兒長大
記者了解到,并不是所有患有角膜病的嬰幼兒都能通過角膜移植來治愈。嬰幼兒捐獻出的角膜只能用于治療小范圍的嚴重角膜感染或者是皮樣瘤等組織角膜手術,有的嬰幼兒角膜還可用于成人患先天性角膜穿孔時應急修補用,也就是用較小的嬰幼兒角膜補上成人角膜的漏洞。
不過高華表示,嬰幼兒角膜移植給嬰幼兒角膜病患者后,角膜的組織細胞很快就會被激活,移植的角膜會隨著嬰幼兒長大,比單純的用嬰幼兒角膜修補成人角膜漏洞意義要大。
這個角膜還在等待新主人
青島市眼科醫院紅十字會角膜庫主任高華介紹,山東省眼科研究所曾經接收過一個8個月大的嬰兒捐獻的角膜,角膜被移植到一個同樣8個月大小的嬰兒眼中。不過,青島這名3天大嬰兒捐獻的角膜至今還躺在青島市眼科醫院的冷庫中,等待著它的新主人。
高華認為,目前嬰幼兒角膜可以捐獻,而且嬰幼兒眼病也可以通過角膜移植來治療,不過很多人并不了解這一情況,仍然認為只有成年人的角膜才可以捐獻、移植。青島市眼科醫院紅十字會眼庫內的成人角膜常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等待角膜移植的患者有100多人。不過讓高華欣慰的是,從4月至今的一個月時間內,紅十字會眼庫接受了8只捐獻的角膜,說明市民捐獻角膜的意識在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