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海南省三亞市不少土地閑置,開發商圈地近20年不開發,土地升值幾十倍。此外,2007年,香港恒基兆業地產集團拿下蘇州市共計665.18畝地,7年過去了,這塊地上除了開發出的一小塊住宅項目外,其余依舊一片荒蕪。

濟南的土地閑置情況如何?為何閑置?為此,記者對昔日“地王”山師北街8號院地塊進行了實地調查。
記者探訪
鐵門緊鎖,院內雜草叢生
2009年12月,山師北街8號地塊拍賣,25家房企經過90多輪競價后,最終這宗10.2畝的地塊以1.92億元的價格落錘。拿地的是山東大地房地產開發公司。按照當時的成交價格和容積率計算,該地塊約合每畝1900萬元,樓面地價高達每平方米1.5萬元。這一價格至今濟南“無地能出其右”。
濟南的土地市場一向平穩,這樣的激烈的競拍場面并不多見,以至于這宗土地的拍賣情況至今還常被人提起。
4年多后,與當時拍賣時的熱鬧不同,如今“地王”孤零零地龜縮在山師北街這條小胡同里,仍未有開工的跡象。
8日,記者來到山師北街,找到了這個地塊。從山東師范大學北門沿著這條小街走上百余米,就能看到門牌號。小街兩側墻面看上去剛剛粉刷過,干凈整潔。只是,院內與院外完全是兩個世界。
該院鐵門緊鎖,透過門上的縫隙記者看到,院內北側是一座平房,南側有一棟三層高的小樓,看上去已經許久無人打理。院內雜草叢生,地面上是一層枯黃的落葉。
據附近一家商店的店員介紹,這宗地原來是濟南市教育教學設備廠所在地。“當時聽說這里出了個‘地王’,大家還挺興奮,可是后來就沒動靜了。”該店員說,“偶爾有人打開門,進去看看,可是一直沒有動工的跡象。這個地段多好啊,就這么閑著,可惜了。”
閑置原因
土地邊界存爭議,附近房屋對地有遮擋
從位置看,其南側為山東師范大學,北側是山師附中,地處文化東路與和平路之間,交通便利,配套成熟。這樣一塊處于黃金地段的土地,為何遲遲不動工開發?
有關資料顯示,2009年競拍成功后不久,大地房地產公司就和土地出讓方簽了協議,并繳納了土地款。但是,由于四鄰對地塊邊界有爭議,所以開發商遲遲沒拿到土地證,沒法進行下一步開發。
5月6日下午,記者聯系到相關部門負責人,該負責人介紹,開發商已經拿到了土地證,但后來附近一單位的房屋對山師北街8號院這宗土地有遮擋,開發商認為影響了土地價值,又提起仲裁和訴訟。這樣一來,又耽擱了1年時間。至于土地現狀究竟如何,該負責人表示,還需要進一步調查與核實。
【相關新聞】
英雄山路與二環南路交匯處西北角地塊———
曾撂荒3年,將建200米高樓
2012年,記者曾經在英雄山路與二環南路交匯處這個可以稱得上繁華地段發現,這里暗藏了一片有數百畝的空地,當時已經空閑了2年多。
記者了解到,這一地塊所在位置為西河村,當時土地拆遷工作還未結束,沒有進入招拍掛程序。
時隔2年,記者再次探訪該地塊,發現這里已經開工建設,地塊南側建起了售樓咨詢處,整個地塊正處在基槽的開挖階段。
2013年10月底,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總價13.1億元的價格將二環南路北側、英雄山路西側的5宗土地全部收入囊中。這5宗土地共約16萬平方米,其中商業用地3宗,7.3萬平方米;居住用地2宗,8.7萬平方米。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5宗土地的建筑總面積達到85萬平方米,其中30萬平方米為住宅,拿到土地后,他們2013年
底就開始投入建設。“項目名稱叫做綠地新都會,這是我們在全國的第13座新都會,其中的住宅項目為新里塞納公館。”該負責人說,“我們先開發住宅項目,預計一期2016年交付。”
該負責人介紹,南部的綜合體相對較少,新都會正好彌補這一缺失。“這里會有一個200米的超高層建筑,將成為南部的地標性建筑。” (本報記者)
【延伸閱讀】
濟南將逐宗核查督辦172宗土地
2012年7月1日,國土資源部發布的《閑置土地處置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生效。根據《辦法》,閑置土地具體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尚未動工開發的,即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超過出讓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二是已動工開發但未達到要求的,即已動工開發但開發建設用地面積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用地總面積不足三分之一,或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中止開發建設滿一年的。根據土地閑置的不同原因,將采取不同的處置辦法。
5月6日下午召開的濟南市國土資源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涉及土地相關任務工作部署會和調度會,根據《濟南市國土資源局創建衛生城市綜合整治計劃方案》,將172宗已供未建、政府儲備土地,分配給相關單位,要求逐宗現場督辦核查。各城市建設投資集團、各區國土資源分局與市國土局簽訂了創城工作目標責任書。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