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消息源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四川省廣元市原副市長吳連奇,因涉嫌嚴重違紀,日前被四川省紀檢部門帶走調查。
此前的2011年4月,時任廣元副市長的吳連奇,已因涉嫌貪腐,被紀檢部門調查過一次。
一個月后,他在廣元市的政府換屆選舉中,沒有成為候選人,“自然”去職。
但是,知情人士透露,吳連奇并不甘心在47歲時就結束政治生命。去職之后,他曾向上級部門和上級領導申訴。直到近期,吳和妻子再次被帶走調查。
“回鍋”青川功過爭議
吳連奇,廣元市元壩區(qū)人,1964年2月生,1983年-1985年,就讀于廣元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即進入仕途。
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吳連奇出任廣元市青川縣縣長;2002年10月至2005年4月,任青川縣委書記。2005年4月至2008年9月,任廣元市劍閣縣縣委書記。在這期間,發(fā)生了5·12汶川特大地震。
2008年9月,吳連奇升任廣元市副市長。一年之后的2009年9月,吳連奇又以副市長身份,回到“告別四年多”的青川縣,兼任這個“汶川地震十個極重災區(qū)之一”的縣委書記職務,直至2011年3月。
對于吳連奇在青川的“回鍋”,當時各界多有不解。不過亦有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解釋稱,青川縣的受災情況在廣元是最為嚴重的,其重建工作也因縣城是否要選址搬遷,及與援建方浙江省的溝通協調等事項,頗為復雜,因此廣元派出副市長兼任青川縣委書記,以表重視和加強工作。
實際上,災后重建中,如綿陽市北川縣、阿壩州汶川縣等地的一把手,也分別兼任了各自的市州領導職務。此外,吳連奇曾在青川任職,也熟悉當地的情況。
在廣元市政府中,吳連奇負責的工作,包括災后重建、農業(yè)、水利、林業(yè)、畜牧、民政、扶貧、移民、以工代賑、旅游、殘疾人等工作;分管該市農業(yè)局、水利農機局、林業(yè)局、畜牧食品局、民政局、糧食局、供銷社、移民辦、扶貧開發(fā)辦、以工代賑辦、旅游局、白龍湖管理局等部門。
事涉災后重建,兩度被查
吳連奇2011年3月被免去青川縣委書記一職。彼時,四川省委組織部的任免通知,仍然稱其為“同志”。一個月后即2011年4月,四川省紀檢部門就將吳連奇帶走調查。知情者稱,當時吳連奇被調查,直接原因是其在劍閣縣任職期間主導的工程項目,涉嫌貪腐被舉報。
吳在青川及劍閣任職期間,他的一位近親屬,就一直依靠吳連奇承攬工程,甚至插手學校學生的教材教輔。青川的大規(guī)模災后重建中,他也幫助這一親屬,參與其中。同時,吳連奇在青川縣破格提拔與自己“關系密切”的女干部之事,也屢被舉報。
此外,吳連奇主政的劍閣縣,還存在虛夸增大地震受損情況的嫌疑,多為各方詬病。5·12汶川特大地震時,劍閣縣遇難19人,但直接經濟損失號稱高達203億元,這一數字是2007年劍閣縣GDP32.64億元的6倍有余。
劍閣縣隨后被列為汶川地震41個重災區(qū)(市、縣),由黑龍江省對口援建。汶川地震后,由國家統一安排對口援建的極重災區(qū)和重災區(qū),總共只有18個。
有廣元政界人士稱,吳連奇在劍閣受災情況上“運作有功”,是他得以被提拔為副市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劍閣縣涉嫌嚴重夸大經濟損失之事,在日后的重建進程和結果也能側面印證:劍閣全縣災后重建規(guī)劃總投資為185.44億元,小于其“直接經濟損失”,但災后重建的結果卻是,發(fā)展水平“普遍提前了20年”。對口援建方面,根據黑龍江省審計廳的審計報告,黑龍江省實際籌集了15.56億元的資金,在全面完成對劍閣的援建項目后,結余資金還超過了2.88億元。
盡管吳連奇在2011年,即被四川省紀檢部門調查,但他的副市長職務,并未被直接免去;而是在2011年5月廣元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政府換屆選舉時,沒有再作為候選人,因而“自然去職”。
一位廣元市政界人士透露,當時紀檢部門已經掌握了吳連奇涉嫌違紀的部分情況。但最終的處理是,“不再追究,也不再任用”。
當時,吳連奇還是四川省人大代表。其間,亦有互聯網上公開信件為之鳴冤。2012年1月7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公告稱,廣元市人大常委會接受了吳連奇辭去四川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職務的請求。
知情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去職后的吳連奇,開始還顯得比較樂觀,自稱“每天吃得好、睡得好,時不時還飲一杯小酒”。但他并不滿意僅僅只是獲得“自由之身”,甚至還不甘心仕途就此結束,他選擇給上級部門及領導人寫信申訴。
可能正是在重新審查相關情況后,四川省紀檢部門今年開始啟動對他的第二次調查。
“除吳連奇本人外,這次他的妻子,也被一并帶走。據說目前發(fā)現的問題,比第一次要嚴重得多。”上述知情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