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游來一頭鱷 膠布封嘴餓餓餓
核心提示
鱷魚小檔案
體長:1.21米
重量:10余公斤
年齡:1歲多
類別:灣鱷
特征:嘴纏膠布
來歷:不明
去向:不明
現狀:康復治療中
18日,宜賓縣古柏鄉越江村村民在岷江支流越溪河邊發現一頭1米多長、10余公斤的幼年灣鱷。鱷魚被發現時嘴巴已被膠帶封死,疑從養殖場或運輸途中脫逃。由于灣鱷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封口的鱷魚意外現身,引起了當地林業公安重視,宜賓市縣兩級林業部門已介入調查。
人鱷大戰
激戰十余分鐘 父子倆河邊擒鱷
18日下午,村民榮少華、榮澤軍父子倆前往越溪河邊背柴時,聽到柴堆里傳來“嘶嘶”的異響,沒等他倆反應過來,一頭四腳怪物飛快地從柴堆中竄了出來。離柴堆最近的榮少華老人以為是頭野豬,嚇得大叫一聲,險些跌坐在地。
“老漢(爸爸)快跑,有鱷魚。”等四腳怪物跑出幾米,榮澤軍才看清是一條兩米多長的大鱷魚。鱷魚顯然也被突然出現的兩人嚇得不輕,慌不擇路。
冷靜下來的榮澤軍發現鱷魚嘴上纏著膠布,雖然它對來人抱有很大敵意,卻張不開大嘴來撕咬,只能猛掃尾巴進行攻擊。父子倆猛地撲上去按住鱷魚,卻不想這家伙力大無窮,硬生生從兩人的身下掙脫出去。
“勁兒大得很,野性十足,對人有強烈的攻擊性。”榮澤軍說,為了制服這頭身體堅硬的大家伙,他和父親一人按住鱷魚頭,一人按住鱷魚身子,使出渾身力氣將其控制住。但鱷魚并不示弱,一直試圖撕咬榮澤軍父子,并用尾巴對兩人進行抽打。
這場人鱷大戰持續了十幾分鐘,最終以榮家父子的勝利而告終。父子倆用背柴的繩子將鱷魚捆住抬回家,放在樓頂的水池里。
來歷成謎
鱷魚嘴纏膠布 沿河并無養殖場
“我們祖祖輩輩在越溪河邊生活,從來沒聽說這河里有鱷魚。”榮少華說。為了弄清鱷魚的來歷,榮少華父子第一時間報告了古柏鄉林業站,林業站則及時報告了宜賓縣森林公安分局。
昨日下午,記者在榮家樓頂看到了這頭被繩子拴住左前腿的鱷魚,雖然嘴巴被膠布封死,但它的行為動作仍透出野性。凡是看到有人靠近,它就會立即警覺起來。
但據當地林業站負責人介紹,越溪河沿線及附近的岷江流域,都沒有發現過鱷魚。“而且該鱷魚嘴被膠布纏住,顯然是從人類手中逃脫的。”而走訪附近鄉鎮,沿河兩岸卻均無鱷魚養殖場。
專家鑒定
幼年灣鱷被虐 餓肚20天
昨日下午,宜賓市動物園園長、宜賓市野生動物救助站站長潘金彪辨認后,初步鑒定鱷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灣鱷。該灣鱷體長1.21米,重10余公斤,是1頭1歲多的幼年鱷魚。潘金彪說,成年灣鱷體型巨大,可長到150公斤以上,具有很強的野性。灣鱷在15攝氏度以下的地方無法生存,因此我國灣鱷多分布于南方。
“這應該是一只在運輸途中僥幸逃生的灣鱷幼崽。”潘金彪心痛地告訴記者,這只小鱷魚在逃生前受到虐待,嘴巴被封死無法進食至少20天以上,導致其身體很虛弱,所幸沒有其他傷情。“應該是爬上岸尋找食物。”
潘金彪稱,如果不是被榮家父子發現并捉住,這頭灣鱷最終將被活活餓死。“也正因其久未進食身體虛弱,不然榮家父子不可能捉住它。”昨晚,經當地政府和林業公安反復做工作,被困鱷魚已被成功解救,送往宜賓市野生動物救助站進行康復治療。待其身體恢復正常后,再由林業部門決定其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