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朱小勇) 上訪戶持續到北京無理上訪二十多年,地方政府為此前后花費了近200萬元。昨天下午,省人大常委會舉行立法專題調研情況通報會。記者獲悉,調研組歷時1個月,深入基層,廣泛了解真實情況,征集民意。調研發現,現在纏訪鬧訪多,信“訪”不信“法”的問題突出,基層干部要把60%的精力都花在信訪維穩上。同時,部分基層干部沒有把“法”放在心上,遇事不找法。
調研組“接地氣”
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法委主任委員金正佳介紹,這次立法專題大調研共分5個組,歷時1個月。調研組把調研的“大門”向公眾敞開,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了解真實情況。調研組改變以往以行政官員為主的人員組成,邀請了省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29名專家、學者,以及各級人大代表共240人全程參加了各組調研,充分聽取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據了解,調研組為了“接地氣”,先后在21個市召開了74場座談會,聽取當地的意見;實地考察了44個縣(市區),走訪了40個鎮(街),17個社區(村組)、14個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和10家企業,聽取了相關人士的意見和建議。
纏訪鬧訪較多
金正佳介紹,調研中,基層干部普遍反映,現在纏訪鬧訪多,信“上”不信“下”,信“訪”不信“法”的問題突出,他們要把60%的精力都花在信訪維穩上,嚴重占用了抓經濟建設的精力和沖擊了其他工作的開展。有一個上訪戶,因鄰里糾紛引發輕傷害案件,兩級法院已依法裁判終結,但他無理要求賠償數十萬元,被拒絕后,組織家人持續到北京上訪了二十多年,縣政府為此前后花費了近200萬元。還有一個上訪戶,離婚后因為沒有子女贍養自己,不停纏訪鬧訪,地方政府不得不進行妥協,每天接該上訪戶到機關食堂吃飯,每個月還發給補助。
部分干部沒把“法”放心上
就此次立法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金正佳總結說,有些地方政府、基層組織,部分基層干部沒有把“法”放在心上,沒有自覺地從人治思維、拍腦袋思維、政策思維轉變為法治思維,遇事不找法,做決策、處理問題不以法律規定作為準則,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的意識不夠、能力不足,有的甚至將權力游離于法律之外,侵犯群眾利益。調研中發現,一些基層政府處理化解社會矛盾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個人感情和社會關系,而不是法治;有些群眾不學法、不懂法,只求個人利益最大化,不愿意約束自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