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5月21日上午消息,據彭博社報道,美國銀行預計中國今年迄今的貿易順差僅為官方所報610億美元的十分之一。
據美銀在香港的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陸挺計算,實際的順差約為60億美元。這將是中國自2004年同期貿易逆差108億美元以來,1-4月份順差最小的一次。
陸挺的計算顯示中國的順差縮小,而不是說較上年同期增長兩倍,顯示全球需求在抑制而非促進這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美銀的預估凸顯出貿易數據方面可能存在巨大偏差,分析師們四個月來對此都表示懷疑,而且從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到就業等數據均遭到廣泛質疑。
瑞穗證券亞洲在香港的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中國目前增長疲弱,夸大的出口增長意味著實際的增長稍微更弱一些,隨著監管層打擊熱錢流入,預計未來幾個月的出口增長會出現相當大的回落。
據陸挺分析,那些參與境內與境外人民幣匯率套利的人士可能通過進出口來轉移資金。據5月10日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他猜測進出香港的黃金(1388.70,4.60,0.33%)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因為運輸成本低的貴重物品是熱錢流動的理想渠道。
現年36歲的劉正文(音)是深圳的一名業務經理,負責處理出口商的報關與外匯結算。他說,今年的出口形勢感覺就像2008年,他指的是當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出口開始大降。他說,正常業務無錢可賺,這就是灰色或非法做法出現的原因。
從業六年的劉正文說,他在業內的一個朋友剛來過,談到如何通過偽造文件賺錢。他說,他不想冒這個險。
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在香港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高路易預計,第一季度貿易順差有370億美元源于這些不正規的做法。他沒有提供貿易順差本身的預估值。負責匯總中國貿易數據的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第一季度貿易順差為430億美元。
陸挺是彭博新聞社所聯系八位分析師中唯一提供今年前四個月貿易余額預估值的分析師。
野村控股在香港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雖然官方的貿易順差有所夸大,不過真實數據不會小到只有所報數據10%或20%的程度。瑞東金融市場駐香港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Steve Wang表示,實際的順差可能沒有陸挺預計的那么低,因為出口與進口數據均被夸大。
陸挺預估貿易順差更低,與其他經濟學家所稱今年出口增長以及進口增長一直被夸大的說法吻合(進口增長被夸大程度略小),部分原因是因為企業在偽造報關單來引入資金在中國追逐更高的回報。
陸挺表示,他的預期基于實際出口增長5%以及進口增長7.6%的假設,相對而言,中國政府的官方數據分布為增長17.4%與10.6%。
相對于海關總署的出口數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國內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以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顯示經濟活動放緩。在彭博本月的全球調查中,投資者并不看好中國前景,預計經濟惡化的受訪者比例較1月份增長一倍。
海關總署發言人鄭躍聲在4月份表示,政府正在對第一季度出口增長方面可能存在的欺詐行為進行調查,并稱虛報問題確實存在,但肯定不是主流。
對中國貿易數據的懷疑集中在中國與香港、臺灣和韓國等亞洲貿易伙伴方面,而不是美國與歐洲。中國今年前四個月對美國的順差為557億美元,相對而言,對香港的順差為1396億美元。
政府限制熱錢流入的努力可能會導致出口增長放緩,人民幣升值也可能讓出口面臨壓力。隨著日本采取前所未見的貨幣放松措施,人民幣兌日元今年已升值約20%。
高路易稱,在中國能承受多少的升值以免經濟開始受到實際沖擊方面有個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