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金東調(diào) 亞洲實金庫存告急
江家岱
“從孟買到上海,以至香港、曼谷和新加坡,整個亞洲正經(jīng)歷數(shù)十年未見的黃金(1444.60,20.90,1.47%)搶購潮,金條、金粒已出現(xiàn)區(qū)域性短缺,起碼需要10至20日才可完成‘西金東調(diào)’。”世界黃金協(xié)會遠東區(qū)董事總經(jīng)理鄭良豪(Albert Cheng)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亞洲實金的強烈需求大大出乎全球投機者的意料,香港和新加坡的金條每盎司溢價高達3美元,同創(chuàng)18個月以來的新高。
為此,香港金銀業(yè)貿(mào)易場緊急向瑞士和倫敦金庫訂購相當于平時4倍的實金,以滿足零售和交易需求。本地金行交易員透露:“月底之前都不會有新的黃金入港,如果客戶有耐心,最快1至2周才可兌現(xiàn)。”
國際金價在亞洲實金需求的推動下,從上周一每盎司1320美元的低位強勢反彈逾100美元,亞洲交易時段一度高探1450美元。
“諳熟市場心理的華爾街大佬們,原本指望烏合之眾的散戶在金價暴跌的驚嚇中,乖乖放棄買入黃金的任何念頭,迫使實物持有者們恐慌性拋售。事實證明,全球貨幣泛濫的惡政,對亞洲百姓的驚嚇遠勝于金價暴跌。在實物黃金與泛濫紙幣間,人民正在用腳投票!”宋鴻兵[微博]在其近日微博中,如是所言。
香港“西金東調(diào)”
“北至上水,南下銅鑼灣,東到觀塘,西達荃灣,整個香港到處經(jīng)歷購金狂潮,大批本地市民和內(nèi)地游客無論金條、金粒還是金幣,見金即掃。從業(yè)三十年來未曾遇見。”六福珠寶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常透露,公司位于廣東番禺的工場正通宵加班,希望短時間內(nèi)補給更多金飾到港,迎接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黃金周,他預計今年假期生意將同比勁升1至2倍。
除去零售層面,本地銀行也罕見出現(xiàn)搶金潮。恒生銀行結構性財資產(chǎn)品及外匯業(yè)務主管張耀光接受本報專訪時回憶:“4月16日開始,投資者眼見金價在1320美元啟穩(wěn),開始大量買入金條和金幣。以澳洲鴻運金幣為例,5000港元一枚,來自內(nèi)地和印度的客戶,50枚起買,單筆交易額高達25萬港元;19日全部售罄。”
張耀光介紹,因應金價波動,恒生已提前向澳洲珀斯鑄幣局下單,首批金幣已于4月24日入庫。“幸好早有補貨,若現(xiàn)在才向澳洲訂貨,只怕兩周都無法到貨。”
為應付黃金短缺,香港金銀業(yè)貿(mào)易場緊急向倫敦和瑞士金庫購入4倍于平時的金條。理事長張德熙在回應本報查詢時說,金價大跌刺激本地黃金交易,單日成交倍增至1600億港元。
他指出,目前實物黃金庫存已全數(shù)沽清,貿(mào)易場已下單“西金東調(diào)”,希望可滿足黃金零售的基本需求。
機構、散戶分歧
據(jù)媒體消息,在泰國曼谷華僑聚集的商貿(mào)中心耀華力路(Yaowarat),歷史最悠久的Hua Seng Heng金鋪不得不發(fā)行臨時兌換券,鼓勵買家在4月24日延遲取貨。在印度孟買,準新娘們不惜提前一年置辦黃金嫁妝,只為鎖定2年多來的最低金價。
“亞洲已出現(xiàn)暫時性‘金荒’,以散戶為主的消費者正用‘血肉之軀’構建起一道金價防線,買家必須付出額外溢價才能優(yōu)先買到實物黃金。”鄭良豪介紹,全世界實金儲備集中于倫敦金庫,400盎司的金磚理論上3日內(nèi)可開倉付運,但公斤條黃金和金粒必須熔煉加工,最快也需10日才能運抵亞洲市場。
鄭良豪認為,西方投機者利用期貨工具大手拋售黃金ETF向市場傳遞強烈的沽售信號,引發(fā)20%的技術性調(diào)整;東方投資者卻用實際行動證明:“黃金仍具備投資價值”。
根據(jù)世界黃金協(xié)會的監(jiān)測,亞洲交易時段內(nèi),投資者趁低吸納黃金ETF,市場已初現(xiàn)逆轉(zhuǎn),買盤在最近數(shù)個交易日略微超越賣盤,黃金合約銷售以散戶為主,機構投資者補倉仍較為審慎。
基金經(jīng)理黃國英解讀,實金購買者毫無杠桿壓力,由空倉購入即使金價再跌也損失有限,只要金價接近1400美元,就會觸發(fā)大量購買承接。但若從機構投資者的角度,金價暴跌已徹底顛覆了黃金投資的風險管控。
“金價暴跌,我在1540美元止損平倉,又在1440美元附近補倉1/4,之后的波幅讓我在48小時內(nèi)損失超過100萬港元。”談及后市部署,黃國英表示逢低會買2、3張期貨入場,有20美元利潤立刻清倉,黃金已不再適合長期配置的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