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通訊員 李軍

  1月8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南水務集團獲悉,1月7日,濟南市各水廠、供水加壓站、供水管網平穩運行,在部分用戶自管的供水設施被凍情況下,全市供水量達99.5萬立方米,順利通過極寒天氣“大考”。

  寒潮來襲提前啟動防凍應急預案

  面對歷史罕見的70年來同期持續低溫和安全供水重任,濟南水務集團把確保泉城供水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從水廠生產運行、供水管網穩定,到千家萬戶水龍頭,全鏈條24小時守護。

  據了解,濟南市共有地表水廠11座。為迎戰此次“極寒”天氣,濟南水務集團各水廠均提前啟動防凍應急預案,對設備、藥劑等重點設施和物資進行排查和檢修,適量啟用部分地下水。

  玉清水廠是濟南市最大的水廠,日供水達到36萬噸左右。該水廠工作人員提前對加藥間、沉淀池等室外儀表箱內加裝保溫棉和伴熱帶,為防止沉淀池被凍,提前安裝了噴淋設備,值班人員隨時進行排泥閥門、反沖洗管道等設施的室溫監測。

  1月5日和1月6日夜間,應急搶險人員冒著近零下20度的低溫進行人工破冰,他們從當晚9點忙到次日早上7點,兩個小組每兩個小時輪流一次,保證了沉淀池不因結冰影響正常供水。

  除了人工破冰之外,旅游路水廠還對次氯酸鈉管路加裝伴熱帶,并加裝保溫棉進行覆蓋保溫,配備充足的冬季安全生產搶修設備及材料,配備下發多臺電暖氣,確保儀表間及設備正常運行。

  同時,水務工作人員對各供水加壓站內各類閥門、壓力表、壓力變送器、供水管線、生活用水管路等易凍薄弱部位全面梳理檢查,進行保溫處理,增加巡查巡檢頻次。尤其針對戶外管線、閥門、消防栓等易凍薄弱環節,以及配電、消毒等重點設備設施增加巡檢頻次,提高應急響應速度。

  1000余人搶修隊伍“迎戰”寒潮

  供水管網是城市的“血管”,確保全市4252千米供水管網在嚴寒天氣下平穩運行是戰勝極寒天氣的關鍵所在。

  此次寒潮來臨前,濟南水務集團就加大對管線巡檢和監護力度,DN300及以上管線由每三天巡視一次增加頻次至每天巡視一次,防止因“跑、冒、滴、漏”結冰造成傷害,保持管網運行狀態良好,減少造成管網凍管、爆管的情況發生。其間,工作人員對醫院、學校、供熱企業等重點單位進行了普查,對裸露在外的管網進行了保溫保護,確保管段安全。

  同時,濟南水務集團通過數字供水調度系統,對供水壓力,流量等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對水壓實施遠程自動監視和控制,確保了管網壓力平穩。截至目前,全市沒有出現因管網被凍造成的大面積停水。

  針對原水低溫低濁情況,濟南水務集團對源水進行24小時動態監測。工作人員利用在線水質分析儀器全天候監測水廠各項水質指標,根據水質、水溫情況隨時合理調整水處理工藝;同時,對全市100余個個自動監測點進行24小時在線監測,通過市區90個管網水采樣點定期對水質進行跟蹤監測,達到水質檢測全覆蓋。

  受到“極寒”天氣的影響,濟南市部分老舊小區的水表箱、落地式水表井和管線更容易被凍,維修難度和成本更高。

  “一定要不計代價、不計成本,盡全力解決市民的用水訴求。要進一步加大巡檢和搶修力度,保障全市安全供水,確保市民用水平穩。”對老舊小區的供水設施搶修,濟南水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魏洪軍尤為重視,連日來,水務集團組織270余個車組、1000余人搶修隊伍,儲備1萬余只不同型號的水表以備更換,搶修車輛24小時為被凍水表水管解凍。

  截至目前,濟南水務集團共處理用戶水表、水管被凍5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