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傳喚你們來到執行局,主要是敦促大家嚴格履行生效文書確定的義務,抓緊償還所負債務,不要因小失大,撿了芝麻丟了西瓜”。22日下午,濟南市歷城區法院執行局聯合區紀委對一批“老賴”進行集中約談,歷城法院執行局局長劉克成對坐在對面的12名“老賴”如是說。之所以提醒他們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因為這12人是公職人員、黨員。此外,有8人在接到約談傳票后沒有到現場。

部分公職人員債務因替人擔保引起部分公職人員債務因替人擔保引起

  22日下午的約談本來是24人,既有政府工作人員,又有大學教師、公安干警,還有很多是黨員,涉案金額多的百萬,少則七八萬,案件最早的發生在2012年。接到約談傳票后至會前,有4人迫于壓力主動履行了還款義務,共計120萬元,剩余20人涉及六七百萬元。

  歷城法院執行局局長劉克成表示,公職人員作為社會管理者,更應該成為整個社會誠信建設的引領者。因為特殊身份,這些公職老賴受到的思想震動比較大,劉克成說,這些人身份特殊,在單位都是比較有影響力的人,所以一部分人先履行了還款義務。

  在被約談者中,很多人的情形與此相似,都是給人作擔保。有被約談者感到“委屈”,認為自己只是出于好心做了一回擔保人,借來的錢自己甚至一分都沒用過,卻要承擔如此巨額的債務,感覺不公平。

  “很多人在給人擔保時,都沒有仔細做出約定,結果成了連帶擔保人。”歷城法院執行局一庭庭長秦篤毅提醒,很多公職人員的債務都是由替他人擔保引起的。當借款人無力還款時,擔保人需要承擔還款責任,二者在法律上責任一樣。所以,教訓之一就是不要輕易替人擔保。

  記者注意到,除去已經履行義務的4人,應該還有20人,但當天到現場接受約談的只有12人,還有8人竟然沒露面。劉克成說,對于沒到的人,法院將進一步采取跟進措施,促使他們履行義務。“如果一意孤行拒不履行,由于這些特殊群體有能力履行,我們將采取扣發凍結工資,到房管局、車管所、證券公司等查詢其財產,并進行處置。”

  公職人員當“老賴”,影響晉職晉級

  會上,劉克成提醒這些公職“老賴”不要有僥幸心理。劉克成還給他們算了一筆“政治賬”。早在2010年,中紀委、中組部、中宣部、中央綜治辦、最高法、最高檢等十九個部門專門下發意見,對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黨員、公職人員可以由紀檢監察機關依法依紀追究黨紀政紀責任,組織人事部門可以進行訓勉談話,并將其失信情況作為對被執行人在任職選調、晉職晉級、評先評優、年度考核等工作中考慮的重要因素。

  2016年至今,最高法院年后修改下發多個文件,山東省、濟南市也出臺相關規定,嚴厲打擊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加大拒執罪的移送和裁判力度都將成為法院執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了失信名單,可能坐不了高鐵、乘不了飛機,寸步難行,但要是被移送拒執罪,就是連工作都保不住了。所以奉勸各位積極主動履行義務,不要嘗試破壞社會的誠信和諧、不要嘗試挑戰國家的司法權威,否則最終面臨的將是法律的嚴厲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