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齊魯晚報和齊魯壹點連續報道,“扁擔奶奶”自強不息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濟南這座城市也通過各種形式幫助“扁擔奶奶”,以表達對她的尊重。


最早下月中旬
就可進便民市場
齊魯晚報和齊魯壹點報道刊發后,不斷有人打聽“扁擔奶奶”的賣菜地點,更多人則關心“扁擔奶奶”這樣賣菜能不能堅持更長時間。其實,“扁擔奶奶”攤位的一些問題早就引起了濼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的關注。
“我們給‘扁擔奶奶’提供免費的攤位,歡迎她的到來。”市中區濼源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通過齊魯晚報這幾天的連續報道知道了“扁擔奶奶”的故事,由衷佩服她的精神。為了讓“扁擔奶奶”更穩定地賣菜,不用時常因攤位不固定而輾轉,街道辦主動給“扁擔奶奶”預留了一個固定攤位。
“目前一座大型的便民市場正在建設,預計10月中旬就可以投入使用,便民市場的具體地點在趵突泉西片區15-2號,這個便民市場有2300平方米,包含蔬菜、水果、牛羊肉、蛋類、小吃等多種類別,可以滿足附近很多居民的需求,‘扁擔奶奶’在這里賣菜銷量應該很不錯。”該負責人說。
“給‘扁擔奶奶’的攤位是免費的,她不用擔心便民市場管理費的問題,放心來吧。”濼源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10月中旬新投入使用的便民市場營業時間暫時為早上8點到晚上6點。“‘扁擔奶奶’只需要提供身份證進行登記和書面申請,就可以免費常駐便民市場,來這邊買菜的居民很多,‘扁擔奶奶’的菜肯定不愁賣,希望我們街道辦盡的這一點力能夠幫到她。”
給“扁擔奶奶”兒子
免費送藥
多買點“扁擔奶奶”的菜,讓她早點回家,這已成為眾多網友的默契,很多人在買菜的同時擔心,“扁擔奶奶”落腳的問題。
“晴天還好,如果遇到刮風下雨,她該怎么辦?”20日上午,市民劉女士看著忙活的“扁擔奶奶”,提出了自己的擔心。
“刮風下雨只要不影響出行,我都會來擺攤。”“扁擔奶奶”微笑著說,她賣菜的地方很多人都知道,之前遇到特殊天氣而自己又沒帶雨具時,附近的居民還會給她送傘。“還是好人多啊。”
“看了報道之后,真心覺得這位老人不容易。”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強表示,“扁擔奶奶”的故事讓人動容,74歲的高齡本應該是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但她卻還在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我看到報道說‘扁擔奶奶’下午會去制錦市小區附近賣菜,那邊正好有一家漱玉平民大藥房的連鎖店,我已經聯系好了,只要‘扁擔奶奶’有需求都可以進去和工作人員說。另外,不僅僅是制錦市這邊的連鎖店,以后只要‘扁擔奶奶’路過漱玉平民大藥房各個連鎖店,都可以隨時進來歇歇腳、喝點熱水。遇到刮風下雨的天氣,她都可以來我們就近的連鎖店。”
同時,通過齊魯晚報和齊魯壹點的報道,李強得知“扁擔奶奶”的兒子因為2014年的一場意外受傷了,現在每天還需要進行一些藥物治療。“母愛很偉大,為了兒子的醫藥費老人如此奔波,我們藥房會免費給他們家提供一些日常藥物,盡我們一點綿薄之力。同時我也會聯系其他相關企業,給這個家庭帶去更多的溫暖。”
齊魯志愿者
結對“扁擔奶奶”
“扁擔奶奶”自強不息、自力更生的故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同時也引來了更多的關心和愛心。對于這樣一位古稀老人來說,物資的捐助固然重要,而來自精神上的關愛會讓她感覺到更有尊嚴。20日,齊魯志愿者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與“扁擔奶奶”結成對子,除了定期去家里看望老人,還將盡可能幫助這個家庭。
齊魯志愿者外聯部部長張秀華表示,這幾天,在齊魯志愿者中間,“扁擔奶奶”的故事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更多人希望能夠走進“扁擔奶奶”的生活,除了盡可能幫“扁擔奶奶”承擔生活重擔之外,還能從精神上給予老人更多的支持。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齊魯志愿者將定期組織志愿者到“扁擔奶奶”家中,幫助這個家庭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同時,志愿者中的教師還將為老人正讀初中的孫女提供學業上的幫助。
(記者 王倩 常新喜 見習記者 張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