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經國務院批準通過后,這一規劃藍圖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其中,《規劃》明確提出,將對舊城進行更新,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和整體活力。

  根據《規劃》提出的發展方向,中心城區主要向東南方向擴展,適度向北發展,并以岔河和減河為自然分隔,將中心城區分為老城區、河東新城、高鐵新區三大城區。其中老城區的定位為:中部充分利用現有土地存量資源,以改造和整治為主,強化公共服務功能,注重內涵式發展;北部通過東北物流城的引入大力發展商貿物流產業,同時與二屯鎮共同發展北部工業區;西部保留現有傳統工業,聚集產業規模;南部利用交通區位發展物流產業。

  為引導人口向新區疏解,完善配套設施,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和整體活力,使舊城區成為生態環境良好、交通順暢方便、居住條件大為改善的城區,《規劃》提出要進行舊城更新,范圍為東至岔河,南至德州西外環,西至京滬鐵路和德州市市界,北至小李路,面積 76.79平方千米。 

  改造更新策略包括保留地塊、建議保留地塊、建議改造地塊和改造地塊。保留地塊是指現狀公共綠地、公共設施和中小學、沿鐵路和城市主要交通道路以及市政走廊的防護綠地、相應的市政公用設施用地和對外交通用地等;建議保留地塊為綜合商住用地和二類居住用地、軍事用地和保安用地、對周邊地塊污染和干擾較小的一二類工業、以華能電廠為代表的部分三類工業以及沿京滬鐵路新修倉儲用地,根據建筑質量、建筑層數、現有規模等,部分保留;建議改造地塊中,新湖和廣川辦事處中小學缺乏發展空間,有條件進行改造;園林生產綠地適當進行改造;部分零散地塊的倉儲用地,對周邊地塊整體開發帶來不利影響,從城市建設發展需要可進行改造;改造地塊包括舊城中心地段的部分三類工業零碎地塊、三類居住用地和四類居住用地等。 

  同時,《規劃》還提出,要加快老城區棚戶區和城中村的改造更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空間景觀環境的舒適性,重點對運河片區和南部新華片區部分城中村集聚區域進行整治改造。

  來源:德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