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人們防范詐騙的標語隨處可見,揭露各種詐騙騙術的報道也是鋪天蓋地,可是仍然不斷有人上當受騙。近日,歷城檢察院偵破了一起詐騙案,詐騙分子的劇本編得環環相扣,“演技”都可以拿奧斯卡獎了!

  接兩個電話被套走6.3萬元

  5月12日中午,做牛奶代理的溫某接到一個自稱“山東消防總隊田主任”的電話,稱要從溫某公司訂購200箱牛奶,溫某與對方約定貨到付款。談成后,這位“田主任”又提出要訂購2000盒罐頭,因為自己不方便,想讓溫某幫忙從一家名為武漢綠園的公司訂購,并提供了“武漢綠園公司馬經理”的電話。考慮到可從中獲取差價,溫某表示同意,并與“馬經理”聯系。“馬經理”提出要先付款再發貨,于是在當天下午,溫某通過銀行轉賬將6.3萬元貨款打到了對方指定的賬戶上。之后,靜待收貨的溫某卻再也沒能聯系上“馬經理”和“田主任”,感覺受騙的溫某于當晚到派出所報案。

  沒錯,從溫某接到第一個電話開始,她就掉入了電信詐騙分子設計的圈套。所謂的“田主任”、“馬經理”都是詐騙分子編寫的劇本,一步步使急于談成生意的溫某掉入陷阱。好在溫某及時報案,公安機關根據溫某打款匯入的賬戶信息,鎖定嫌疑人使用的是戶名為張某的銀行卡,并將該卡緊急止付。當公安機關找到張某時,張某供認該銀行卡是其通過辦卡中介用自己的身份證辦理的,用于給上家“收黑錢”,上家許諾給張某該卡銀行流水17%的好處。通過進一步偵查,公安機關先后抓獲了張某的上家王某晨、王某翔和孫某輝。

  有人負責行騙 有人專門收錢

  事實上,王某晨早在2016年就因詐騙被網上追逃,今年,王某晨更名改姓重操舊業,又與一王姓男子(身份不明)預謀詐騙,由王姓男子具體實施詐騙行為,王某晨負責找人辦理銀行卡用于接收、轉移、支取詐騙得來的錢款。詐騙成功后,王某晨代辦卡人取款,之后王某晨與辦卡人、王姓男子按二二六分成。王某晨還找來自己的弟弟王某翔、獄友孫某輝給自己幫忙。4月17日,王某晨通過中介找到張某,讓張某辦理銀行卡用于洗黑錢,并許諾高額利潤。張某用自己的身份證辦理了三張銀行卡交給王某翔。坐等收錢的張某沒有等到高額回報,而是牢獄之災。經查,張某辦理的三張銀行卡除被用于詐騙溫某外,另外兩張銀行卡也均被用于詐騙,涉案總金額22.5萬元。而王某晨、王某翔、孫某輝找多人辦理銀行卡用于詐騙,涉案總金額54萬余元。最終,犯罪嫌疑人王某晨、王某翔、孫某輝因涉嫌詐騙罪,犯罪嫌疑人張某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均被批準逮捕。

  檢察官提醒

  一、凡事三思而后行。

  詐騙分子的詐騙手段花樣百出,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抓住被害人貪圖利益或急于證明清白的心理,逐步下套,終極目的就是掏空被害人的錢包。所以,在收到涉及錢財的電話、短信或留言時,一定要冷靜思考,不可因一時沖動而上當受騙。

  二、發覺被騙后要及時報警。

  匯款時,要保存好匯款或轉賬憑證,一旦發覺受騙要立即撥打110,向民警說明簡要案情,并準確提供詐騙分子使用的賬號、戶名。目前,全國各級刑警隊、派出所均已接入“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在接到電信詐騙報案后,公安機關將在第一時間查明涉案的一級賬戶(即詐騙分子要求被害人匯入的賬戶),并在30分鐘內對該賬戶開展緊急止付和快速查詢凍結,盡量為被害人挽回經濟損失。

  三、保護好個人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切莫貪圖利益,成為犯罪分子的幫兇。本案中的張某為獲取高額利潤,用自己的身份證開戶辦卡,成為詐騙分子作案的工具,最終人財兩空、身陷囹圄。

  原標題:一出環環相扣的詐騙劇本 幾個騙子玩起了“角色扮演”

  來源: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