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方王洋)在下架房源、暫停業務四個月后,近日,鏈家重啟了北京商辦項目交易。鏈家方面表示,北京商辦項目已經可以通過委托鏈家進行租賃和買賣交易。

  今年3月底,鏈家所有“商改住”房源被要求下架。根據北京326商辦項目調控政策要求,商辦項目最小分割單元不得低于500平方米,不得擅自改變為居住等用途;開發企業在建(含在售)商辦類項目,不得賣給個人。已出售的二手商辦項目出售給個人時,買家資格除了滿足住宅限購要求,還需要全額付款。

  據記者了解,目前中介可委托交易的商辦房源指的是房屋的規劃用途為商業、辦公、寫字樓等非住宅用途的項目,一般土地使用權年限為40年/50年。

  根據3·26新政執行口徑,對于商辦類房屋的出租并沒有過限制。但對于已購商辦項目出售,如出售給個人,個人須符合兩個條件:首先個人名下在京無住房和商辦類房產記錄,其次個人在申請購買之日起,在京已連續五年繳納社會保險或者連續五年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時,根據政策口徑,中介機構可代理商辦類房屋的出租、出售業務,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宣傳此類房屋可用于居住或者其具備居住功能。

  “實際上有關部門并沒有禁止中介接受商辦房源委托,但為了規避風險,多家中介臨時回避了商辦房源的出租和出售代理。”鏈家方面回應,在此之后鏈家對房源進行梳理。鏈家表示,今后將接受商辦房源委托,一切交易操作均按照北京3·26政策執行口徑的準則進行。

  編輯:王中新 李豐  

  來源:新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