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記者從淄博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了解到,今后五年,淄博將按照“一個定位、三個著力”總體思路,推進“四位一體、族群統籌、全域融合”,建設現代化組群式大城市,打造水清氣爽、宜業宜居、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淄博,讓天藍地綠、水清氣爽成為淄博城市新形象、市民生活新常態。

  今后五年,淄博將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為載體,落實《淄博市生態紅線保護規范》,推進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高標準實施一批環境治理、生態修復和生態綠化工程,加快構建主城區“八河聯通、六水共用、清水潤城”的生態水系,以及“南蓄北引、三河相通、兩庫相連、客水補源”的全域一體生態水系,同時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到2021年,全市萬元GDP能耗和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均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大氣四項指標主要污染物濃度均累計下降30%以上,優良天數和“藍繁”天數占比達到80%;境內流域水系全部恢復生態功能,70%以上達到Ⅲ類水體,森林覆蓋率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8%和47.5%以上。

  今年,淄博將集中對建陶、耐火材料、日用玻璃等重點行業,以及主城區東部、南部、東北、西南四個重點區域進行大氣環境綜合整治,確保494家重點企業全部實現揮發性有機物達標排放。年內實現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和“藍繁”天數分別達到55%和65%以上,年內市域河流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

  淄博還將全面推行“河長制”,加快推進孝婦河、范陽河、東豬籠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整治,抓好引水入萌、主城區南部水系連通等重點工程構建“清水潤城”生態體系。建成孝婦河濕地公園、玉龍湖濕地公園、文昌湖環湖公園等一批生態景觀。開工建設化工集中區危廢綜合處置中心和填埋場,切實加強土壤修復、重金屬污染防治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以最嚴厲措施抓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確保生態安全。

  在推進生態紅線劃定工作的同時,淄博將嚴格實行環境總量控制、環境影響評價等制度,實現全市鎮辦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和市控以上重點斷面、涉水重點企業水質自動監測兩個“全覆蓋”。堅持完善聯動執法、異地執法、環保夜查等常態化監管機制,加大“刑責治污”力度,依法嚴懲環境違法行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