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快遞行業人手短缺情況嚴重,不少市民反映,自己的快遞派件速度相比之前要慢了不少。最近幾天,不斷有媒體報道,大量快遞員流向餐飲外賣行業,導致快遞行業招工難。記者采訪發現,我市同樣存在類似情況。

  家住益壽路附近的市民何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天,外地朋友給她寄來東西,本來已到達濟南,但她等了好幾天才收到。為其投遞的快遞員解釋,因年前積攢的快件較多,加上原來一個在站點送貨的快遞員轉行送外賣了,導致快遞出現“遲到”現象。

  記者了解到,每年年初,快遞員的轉行現象都十分普遍,近年來,因為工種相似,工作相對輕松的外賣行業變成一些快遞員的從業選擇。今年37歲的美團外賣員徐華告訴記者,去年2月,他從鄒城老家來到濟南,從事的便是快遞行業,“因為要到倉庫卸貨,每天早上5點半就要起床,晚上忙的時候到10點左右,中間基本沒有休息時間。”

  徐華稱,讓他轉行的最大原因便是休息時間,今年春節回來,他轉行干了外賣,現在他不需要太早起床,晚上最晚9點就可以下班,輕松不少。在工資方面,過去一年從事快遞行業,徐華送一件快件可掙1元,收一件掙2元,工資基本維持在每月4000元左右。“現在送外賣,工資和以前差不多,每月送600單便有底薪,后面的每單加5元,以后訂餐的多了,相信掙錢更多。”

  今年24歲的張軍,現在是一名天天快遞的快遞員。3年前,他開始從事快遞行業,因平時善于摸索其中門道,常常被身邊人稱為“快遞老油條”。張軍告訴記者,現在身邊確實有不少快遞員轉行去送外賣。作為快遞員來說,平時送件不掙錢,收件才掙錢。但不少快遞員因找不到這么多的客戶,所以無從收件,掙錢不多。“干不好投訴率還高,相比之下,外賣員不用自己找客戶,投訴率低,舒服不少。”

  濟南百世快運某站點的一名劉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春節過后,各快遞公司均出現人手緊缺的情況。拿自己所在的公司來說,春節前,公司的快遞員有27人,但現在實際到崗的只有17人,離職的有10人,其中一部分便去干了外賣員。

  隨后,記者又聯系韻達、申通等站點的工作人員,他們紛紛表示,春節過后,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手緊缺現象。最近一年來,不少快遞員都轉行做了外賣。而除了工資、工作時間外,投訴率也是一大問題。“只要晚送一天,就可能遭到客戶投訴,為了能留住快遞員,一些罰款我們都得自己擔著。”一位中通某站點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春節過后,已有3名快遞員離職,快遞行業情況不容樂觀。

  (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