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青州肖女士就收到了一條學校發來的短信,稱孩子成績單已出,可點擊“wap.ccda001.cn”獲取成績單[校訊通]。
肖女士打開之后并沒有看到成績單,反而是提示需要下載一個APK格式的文件,除此之外當時并沒有什么異樣。第二天,肖女士到銀行取錢時突然發現自己余額不足,細查明細,才發現自己有兩筆資金消費共計8000余元。肖女士抓緊報警,之后才得知昨天收到的短信并不是學校發給自己的,當時點擊鏈接后被安裝了木馬病毒。
民警表示,不法分子冒充學校利用家長關心孩子的心理誘騙其點擊短信中的鏈接,而這個鏈接卻是木馬病毒。點擊之后直接安裝在手機中,進而控制手機,獲取手機中所有信息,從而盜刷資金。比如:“王明,看看你做的好事…。”“李強,您有一條罰單詳情信息……”“馮媛,這是我們聚會照片…。”等等類似的引人注意的附帶鏈接的短信,極具欺騙性。
該類詐騙一方面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另一方面有可能通過木馬病毒竊取自己手機里的通訊錄、短信內容、通話記錄,篩選出新一輪詐騙目標對象,進行二次詐騙。
民警提醒廣大市民,為了應對此類詐騙短信,建議在手機上安裝防火墻軟件,攔截虛假信息,定期更改網銀密碼,如果兩部手機,最好將網銀綁定手機號和常用手機號分開。若收到此類來源不明的信息,應做到不相信,不點擊,立即與發送信息的人聯系,確認信息真實性。一旦因一時疏忽不小心點開了鏈接并發現異常,及時查詢銀行賬戶,發現賬戶異動,及時凍結賬戶或者更換網銀密碼且及時報警。
(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