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位于棗莊高鐵站站前廣場下方的電梯成“擺設”一稿陸續見報后,引發了眾多讀者 和網友的熱議。

  28日,齊魯晚報今日棗莊微信公眾號“新棗莊”在推送了“高鐵站下的自動扶梯成擺設,旅客氣喘吁吁爬樓梯”的文章后,很快吸引了各方網友的關注。評論區,一位網名為”乾唐軒曉艷“的網友說,五年了,往返棗莊期間就搭過一次自動扶梯。“春運馬上開始了,還請相關部門重視起來,不要再讓花重金造出來的電梯再成擺設了”。網友”yan yan”說,“說得好,不讓用不如不裝,不能服務于大眾,只是為了應付檢查還不如不要浪費那個錢!”也有網友笑稱,“肉割了,沒錢買蔥花?”大學畢業生“西瓜籽”留言道,在大學四年間,高鐵也坐了四年,這個電梯就沒用過,“每次都是領著行李上上下下的”。網友“藍魔之淚”也發表質疑,沒有電梯真的太不方便了,既然安了,為什么要當擺設呢?

  如果說一部電梯壞了需要長期停用維修,這倒可以理解,可是多部連接到達高鐵站的電梯都同時壞掉?到底為啥停用?究竟什么原因?齊魯晚報將繼續關注報道。

  回顧:

  高鐵站下的自動扶梯成擺設 旅客氣喘吁吁爬樓梯

  本報23日刊登的《電梯成擺設》圖文消息引起了不少市民的熱議。“這事你們早該關注一下了,每次去坐高鐵,就沒見站前廣場與地下通道之間的那幾部電梯開過。這不明顯成了擺設嘛!”市民宋先生致電本報熱線稱。是這位宋先生趕巧,每次去高鐵站時電梯都出故障,還是這電梯就是長期“壞”在那了呢?

  27日,記者再次來到高鐵棗莊站出口,在位于高鐵站站前廣場與地下通道連接處有多部自動扶梯,這是為了方便旅客上下通往高鐵站和路面的,記者當天在現場發現共有6部電梯,但都屬于停用狀態。自動扶梯沒法使用,對于出站的旅客來說還稍好一點,下 樓梯時拎著行李箱還不算費勁,但要是下了車或BRT的乘客前往高鐵站,可就費了勁。在樓梯口處,記者看到,一位看上去五十多歲的女士拉著兩個行李箱來到自動扶梯口處,一看電梯維修不能使用,女士嘆了口氣。因行李箱比較沉,女士無法將行李箱一起搬運上去,就在其踉踉蹌蹌拎著行李在樓梯上挪步時,一位路過的好心市民幫其將行李搬運到車站門口。這位女士告訴記者,她是去北京照看孫子的,所以帶的行李比較多,記得高鐵站里的電梯都能乘坐,但忘記了站前這塊的電梯總是不能用。

  在隨機調查采訪中,旅客王先生因工作需要,居住在濟南的他幾乎每周都要在棗莊和濟南之前往返。“我這來回坐高鐵一年了, 就從來沒享受過這里的自動扶梯。”王先生說,平時他每周往返的時候帶的行李不多,但是過年過節回去,大包小提的爬樓梯很 費勁,電梯不是停用就是一直寫著正在維修。

乘坐高鐵的市民拎著行李準備進站。本報記者 秦政 攝

  采訪中,記者遇到了不少經常來乘坐高鐵的市民,他們稱很少看到這里的自動扶梯使用過。“像我們這樣年輕一點的還好,要是年紀大一點的,再拖著大行李,怎么上這么高的樓梯?”市民劉女士說,她常常到南方出差,對她來說,不坐自動扶梯也無所謂,但有時看著一些年紀較大的老人艱難爬樓梯,確實讓人覺得氣憤。

  采訪中,據棗莊高鐵站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站前廣場連接地下的自動扶梯并不屬于高鐵站的管轄范圍,高鐵站管轄的電梯是高鐵站內的,一直都是正常運行的狀態。既然和高鐵站沒有關系,那這電梯到底該誰管,為何一直維修、停用?本報記者將繼續追蹤報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秦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