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大學西校區十字軸線禁止改動,傳統街巷保持原貌

  濟南市規劃局16日公示《山東大學西校區(原齊魯大學)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作為省政府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主要在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以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兩個區域,劃定了46.7公頃的保護范圍,格局、功能分區、景觀、路網、綠化等均須保持原貌,不得隨意改造。

  首次劃定保護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北起濼源大街以南約160米的濟南財經學校南院墻,西至西雙龍街-廣場西溝沿線,南至經十路,東至趵突泉南路-山東大學第一附屬小學西界,包含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以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兩個主要區域,面積約46.7公頃。同時,劃定了41.2公頃的規劃研究范圍,即北至濼源大街,西至南新街、順河高架路一線,南至經十路,東至廣場東溝一線。

  遵循保護歷史遺存的真實性,保護歷史信息的真實載體;保護歷史風貌的完整性,保護街區的空間環境;維持社會生活的延續性,繼承文化傳統。

  核心保護區接近20公頃

  山大西校區(原齊魯大學)歷史文化街區在法定的保護范圍包括核心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兩個層級。引導外圍城市建設,使其與街區相協調,在保護范圍外圍劃定風貌協調區。

  核心保護范圍四至為:北至健康樓北側院墻,西至西雙龍街東側、水塔西側外擴8米沿線,南至網球場南界,東至廣智院以東外擴20米沿線及號院路沿線。面積約19.9公頃。

  建設控制地帶四至為:北至健康樓以北院墻,西至西雙龍街東側、廣場西溝沿線,南至經十路、幼兒園南側道路沿線,東至趵突泉南路沿線。面積約26.8公頃。

  風貌協調區四至為:北至濼源大街沿線,東至趵突泉南路——廣場東溝沿線,南至經十路,西至南新街、順河高架路沿線。面積41.2公頃。

  文化西路以北的區域,以街區內文物保護單位的本體保護為重點;文化西路以南,在文物保護單位的本體保護之外,重點保護街區整體環境風貌及空間格局。

  山東大學西校區(原齊魯大學)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保護要素分布圖。

  校園十字軸線禁止改動

  平面格局上,任何建設行為禁止破壞南圩子壕的走線和風貌,禁止改變校園中心十字軸線空間格局關系。

  功能分區方面,禁止任何建設和綠化行為打破現存的教學區、宿舍區、別墅區等校園功能分區,或對分區信息造成干擾。維持各區建筑相應的教學、住宿等功能。

  保持街區內考文樓與柏根樓、神學院與藥學院、綜合辦公樓與教學8樓、水塔與美德樓、校友門與圣保羅樓等文物建筑間的對視關系。各項建設活動及整治工作不得在高度、體量、風貌等方面對現有的對視關系造成不良影響。

  景觀格局方面,禁止在由考文樓、柏根樓、藥學院、神學院、綜合辦公樓、教學8樓圍合的中心景觀區域內進行任何建筑及大型構筑物建設,不得改變現有的綠化界面;中心景觀區域內的非文物建筑,及相關基礎設施用房等,應根據評估情況進行相應的風貌整治。

  11條傳統街巷不得拓寬

  規劃按照現狀保存情況,街區內現存街巷分級保護整治,包括11條一類街巷、11條二類街巷、9條三類街巷及5條四類街巷,一類及二類街巷為傳統街巷。

  一類街巷不得改變名稱、走向和風貌,不得進行拓寬。在有充分歷史信息支撐的情況下逐步恢復街巷傳統鋪裝,保護和傳承原有巷道空間氛圍與感受。保持現有的街巷綠化,提高景觀質量。二類街巷,保護名稱、走向、寬度、尺度,不宜拓寬,因必要的市政設施及公共設施要對街巷進行拓寬的除外。保護街巷界面的完整性和連貫性,整治與傳統街巷風貌不協調的街巷界面,使其與傳統風貌相協調。

  保留現有路網和綠化格局

  新建建設不得打破校園區方格網狀的道路肌理,不得出現環狀、放射狀道路等。不得改變杏林路、槐蔭路、丹楓路、橘香路、長柏路、青楊路、銀杏路、號院西路及號院路、翠桐路的道路名稱、走線。保留杏林路、槐蔭路、丹楓路、橘香路、長柏路、青楊路、銀杏路道路格局及綠化,并進行日常維護。改善長柏路、杏林路西段、翠桐路沿街建筑風貌。

  不得改變校園中心綠地的功能。保持校園中心綠地的場地邊界,各項建設不得侵占。保持校園中心“林蔭道-喬木-草地-喬木-林蔭道”的景觀界面。不得改變網球場的功能,保持網球場的場地邊界,各項建設不得侵占。

  新推薦保護兩處建筑院落

  規劃范圍內建構(筑)物進行分類保護。分別按照保護、修繕改善、保留、整治改造等五種措施進行整治。對建筑的修繕應盡量按照傳統工藝做法進行,對不當修復的建筑立面色彩進行恢復,確保建筑色彩的真實性。

  街區內共有不可移動文物點46個,均為已列級文物,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39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

  新推薦2處建筑(院落)為建議歷史建筑,修繕保持原有的高度、體量、外觀形象及色彩等。

  南圩子壕及廣場西溝保護水體空間格局,保持現狀水系流向、走線。街區內尚無已掛牌的名木古樹,但現存多棵胸徑大于30cm的景觀大樹,應盡快進行資源評定,對其中符合名木古樹保護條件的,登記入冊。

  齊魯醫院規劃3大地下車庫

  結合醫院發展規劃,停車空間向地下轉移,提升停車能力,優化地上景觀風貌。結合齊魯醫院總體發展建設規劃,醫院停車主要采用地下停車庫的形式,形成3處互通的大型地下停車庫。地下停車庫邊界以及出入口的設置滿足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要求。

  校園區保留校友門東側地面停車場以及新藥評估中心南側地下停車庫。將南側地面停車場調整為地下停車庫;新增景藍齋東側、一食堂南側兩處地下停車庫;遷出新藥評估中心北側地面停車場。供游客使用的停車位結合醫院西側拆遷區的改造設置,與醫院地下停車實行分區控制,互不干擾。

  相關鏈接 歷史價值不小

  山東大學西校區(原齊魯大學)歷史文化街區形成于20世紀初,現仍作為高校及醫院延續使用,保存了規模較大、數量眾多的近代教會大學及醫院建筑。整體格局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巴洛克空間處理藝術;街區內各類文物建筑是折衷主義建筑設計手法的集中映射,其構圖比例、材質表達、裝飾藝術體現出較高的藝術價值。

  同時,該歷史文化街區選址、功能分區及路網格局是研究中國近現代校園規劃及設計,空間布局與機構設置等方面的重要實證;街區內各式文物建筑遺存是研究中西文化影響下建筑單體功能、建筑風格藝術、建筑營造技術、材料利用、飾面處理的珍貴實例;建筑群中曾有多位學界巨擎在此學習、生活、任教,建筑群承載了中國近代諸多文學、理學、醫學以及國學科研及學術成果的研發過程,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