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昨天正式啟用。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昨天正式啟用。
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正式啟用。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正式啟用。
超級計算機正式啟用,成為國際海洋科研領域性能最強的超算系統。超級計算機正式啟用,成為國際海洋科研領域性能最強的超算系統。

  齊魯網12月16日訊(記者 郭靜 譚文寶 青島臺 孟慶遠 即墨臺 單超)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昨天正式啟用,成為目前國際海洋科研領域性能最強的超算系統。

  這個超級計算機是海洋國家實驗室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的一期工程,計算能力達到了理論峰值每秒2600萬億次浮點運算的計算速度,為目前國際海洋科研領域性能最強的超算系統。平臺將綜合并行計算、智能計算、普適計算等先進模式,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未來還將建設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等國產化超算大科學裝置。

  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說,“這樣一個超算平臺,將會帶來信息科學的發展,特別是在青島,將來如果國家層面的一級計算機落戶在山東的話,將會對山東乃至我們全國信息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驅動力。”

  依托國產化超算大科學裝置,服務于我國海洋數據資源的整合利用與開放共享,海洋國家實驗室與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浪潮集團協同合作,根據海洋領域科研和數據研究的需求,將在這個平臺上建設海洋大數據、海洋云平臺、海洋網絡空間安全等六個子平臺。同時,組建一支100人的技術支撐和服務團隊,開展海洋監測、觀測數據及其分析算法和模型,深海動力、環境、流體等高精度數值模擬與實時可視化,深海生物醫藥計算仿真研究等技術的研發和儲備。

  當日,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數據平臺推出了首批面向全國共享的海洋數據,包括南海潛標觀測網數據,北極冰基錨系觀測數據,我國自主研發的白龍浮標長期和實時觀測數據,熱帶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區錨定潛標數據等。

  吳立新介紹到,“我們不同單位不同部門的科學家,得到的數據可以在一個平臺上來實現共享,能夠更好的推動我們國家海洋科學的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