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經四路萬達凱悅酒店門口,算是市區內比較熱鬧的地方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酒店門前人來人往的經四路上,卻多了六個石頭墩子。別看這幾個墩子其貌不揚,也不知道有什么功能,但這些石頭墩子惹的禍還真不少。

  闖禍最多的墩子上印著救援電話,目前已經裝上了柱子。本報記者劉雅菲攝

  一個石頭墩子的自白:

  老有車往我身上撞,拖車電話寫到我身上

  我是個方形的石頭墩子,身高也就20多厘米,但體型比較寬,得有個五六十厘米吧。我身上一直穿著黃衣服,還長著四個粗粗的大螺絲、一個鐵片和兩根管子,說實在的,長得真不算好看。

  去年下半年,我和其他五個方墩子兄弟還有一些長條石頭墩子一起來到經四路和緯一路這個路口上,我所在的區域是路口的東北角。聽說這路口剛修好,我還挺高興呢,琢磨著把我放到這最中心的位置,肯定是要重用我呀,可沒想到,我在這竟然一閑就閑了一年多。

  除了我們這六個方形墩子,其他的長條石頭墩子上頭早就裝上了護欄,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我們幾個方形石頭墩子呢,正好在路口上,離那些長條墩子都得有兩米多遠。我聽說,原本是打算在我們身上安裝交通信號燈的,可信號燈現在卻裝在了我們身后的那幾個電線桿上,根本就沒我們什么事。

  路口的石墩子上面有螺絲釘,車輛開上去就很難下來。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劉雅菲 攝

  要光是在這閑著,我也沒什么意見,天天看看光景,也沒啥不好的。可我剛在這安家不久,就有車開始往我身上撞。一開始我以為是這駕車的司機不小心,可日子久了我發現真不是那么回事,因為不止一輛兩輛的車往我身上撞,而是平均一周就得有兩輛,最多的時候一天就有三輛。這一年下來,撞到我身上的、騎到我身上下不來的車,一共得有個百十輛了。斜對面的那賣報紙的大爺天天在這看我,一開始有車騎上來的時候他還給我們拍個合影,后來連拍都懶得拍了。

  這些司機從車上下來的時候一般都得罵我兩句,說我呆的不是個地方,可我也很無奈呀,這百十下撞下來,我那身黃衣服早就撞得破破爛爛的了,我身上的幾個角也早就被撞掉了,就連我身上的螺絲釘、硬鐵片也給我撞歪了,你說說,我倒霉不?

  每次有車撞到我身上,司機都會給4S店或者拖車公司打電話,拖車的人對我都已經很熟悉了,甚至有一位開叉車的司機直接就把汽車救援的廣告噴到了我的身上,我成了他招攬生意廣告牌了。

  在挨了一年多的撞之后,前兩天終于有人來管管我了。他們在我身上釘了四根紅色的塑料柱子,雖然這幾根柱子讓我顯得更難看了,但至少可以提醒人們這里還有我的存在。不過,在這里我還要給我其他的五個兄弟鳴不平,雖然我挨撞比較多,但其他幾個兄弟也沒少吃虧,幾乎每一個都被車撞過,為什么只給我自己身上裝塑料柱子呢?

  一輛汽車的呻吟:

  婚車撞上石頭墩子,都耽誤接新娘了

  我是一輛路虎,底盤高,性能好,在濟南這個城市里,我也算是一輛豪車了,但是我也栽在了那個石頭墩子上。

  那天,主人駕駛著我走到了這一路口,正打算從輔道上掉頭往東走,可我的左前輪卻猛地撞到了那個墩子上,憑借著慣性,我的左前輪通過了那個墩子。可是左前輪通過后,車門下方卻被墩子上的突起的那幾個螺絲死死卡住,動彈不得。

  主人覺得我底盤挺高,想著讓我一使勁掙脫這個墩子,便用力踩了一下油門,讓我往前挪了一點,我只聽到底盤上傳來了刺耳的摩擦聲,但還是沒能從墩子上下來。后來我才知道,要是卡住了之后老實待著等待救援還好,主人踩的這一下油門可把我傷得不輕,我的底盤全都被劃壞了,空調、排氣管和一大堆零件都需要更換,4S店的工作人員給我診斷過后,告訴我的主人,如果要完全修好我,至少得花20萬元。

  我還有好幾個朋友吃過這個樁子的虧,那天我又從這里經過,一輛豐田兄弟也被卡在了上面,前輪還在突突的轉著,顯得那么無助,讓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的經歷,有點傷心。不過,我們這幾輛車還就是自己吃點虧,修修就好了,還有的兄弟不光自己吃虧,還給主人耽誤了大事。

  就在前天,我的一輛奔馳朋友要去給人當婚車了,還是當頭車呢。為了完成好這個光榮的任務,主人把它渾身擦得锃亮,還一大早就帶他到婚慶公司做了個美容,鮮花把他裝飾得相當光鮮呢,讓后面的車都很羨慕。

  上午要去接新娘了,這可是作為婚車最高興的時候,可是從酒店開出來,打算左轉的時候,他像我一樣,也撞到了那個墩子上,被卡住了。這時,他再也光鮮不起來了,后面的而車主也都紛紛指責他的主人說,你這開車的還當頭車呢,我們都跟著你走,那不都得騎到這墩子上呀。

  因為怕誤了吉時,他待在上面一時半會又下不來,后面的車只好自己先走了,他在這等待救援,直到下午才從上面下來,那時候婚禮都結束了。你說說,這是不是誤了大事?

  一輛車被卡在了墩子上。市民費先生供圖

  一位車主的無奈:

  自己掏了2萬元修車,卻找不到人來負責

  我是一名卡宴車主,也吃過這個石頭墩子的虧。

  今年9月23號晚上8點多,我從萬達凱悅吃完飯,開車從輔道想要拐到經四路上,可是剛開出去沒多久,我便“中獎了”,和那近百輛車一樣,被卡在了那個石頭墩子上。

  我的那個車視野算是比較好了,但還是有盲區,那個石頭墩子我在開車的時候真的是一點都沒看見。這條路上的護欄比較高,上面還有植物,很明顯,信號燈是設在一個電線桿上,按照正常的路口設置,這里根本就不應該再有個什么障礙物了。而且那天在輔道旁邊,還有很多賣水果的、賣飯的攤販,都擺在了路邊,我如果往前開拐大彎,很容易就會碰到這些攤販,沒辦法我只能拐小彎,所以就這么撞了上去。

  這一撞,把我的輪胎撞破了,底盤撞得脫落了,還有一些零件也撞壞了,我在現場就叫了保險公司。可誰能想到,雖然我的保險沒有問題,但我的駕照卻因為我的疏忽沒有及時年審,過期兩個月了。我在第二天就去審了駕駛證,但保險公司還是一分錢都不賠給我了,我只能自己掏了兩萬多塊錢修的車。

  我想這錢我不能白掏,我得找到產權單位來索賠。但我撥打12345反映問題,后來雖然有一個電話表示會把這個情況上報,但后來就沒有下文了。

  在這里吃虧的不止我一個,還有一個朋友撥打保險公司電話的時候,對方直接表示不用看現場了,因為這個地方他很熟悉。

  我知道很多在這里吃過虧的車友都撥打過12345,12345的工作效率挺高,馬上轉到了負責的單位。但負責單位的工作人員回復我說要盡快解決之后卻沒有了下文,還是不停的有車開上去。產權單位到底是誰?誰來為我們這些車的損壞負責?是不是得有個說法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