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濟南消息(記者鄭心茹)濟南原本于11月30日掛牌截止的7宗土地因系統原因12月1日繼續競拍,最終這7宗土地的使用權以32.7億元的總價成交。從今年6月底唐冶拍出首塊“地王”,濟南的房價便進入瘋漲模式,之后的幾次土拍更是將市場推向高潮,房企搶地態勢愈加緊張。針對過熱的土地市場,濟南國土局接連發出多項政策為土地市場降溫,但房企的拿地勁頭卻并未受到較大的影響,市場依然高溫不退。

  2016年下半年濟南樓面地價及土地出讓金總額迅猛增長,樓面地價即從約7000元/平飛漲至10000元/平。6月29日,帝華地產一戰成名,鏖戰936輪,擊潰17家房企,以總價40億元摘得5宗地,但交款大限日帝華并沒付清首期土地款。土地最終被收回。

  2016年上半年濟南土地市場一直較為平靜。根據記者統計,2016年1月-5月濟南共供應土地25宗,其中4月出現“零供應”,上半年土地供應量整體較少,但從6月開始,濟南土地供應量突然增加,雖然7月、8月出現下滑,但這并沒有影響下半年土地市場的持續升溫。

  成交方面,1月-5月濟南土地競拍共計13場,成交地塊26宗,其中只有1宗土地進入競價階段,其余土地均為底價成交,并未引發房企的搶奪。然而,這樣的平靜被6月29日的土地競拍打破,也就是從此開始,濟南土地市場風向標發生改變,徹底變成房企的“搶地戰場”。截止到目前,下半年濟南共計成交土地99宗,其中絕大部分土地都進入競價階段,房企搶地熱情十分高漲,個別土地的溢價率甚至高達718.99%。

  調控

  政府連出應對舉措 大力抑制奪地狂潮

  6月29日,唐冶三宗土地競拍輪次,達到936輪,創下濟南土地拍賣輪次紀錄,價格最終落定為25.46億,競得者為帝華地產,溢價率290%,樓面價格最高達7000元/平。而8月12日,工業北路張馬屯住宅用地,被萬科以9613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成交。9月21日拍地大戰中郭店地塊溢價率高達719%,樓面價達到6379元/平。

  面對如此火爆的土地市場,濟南政府接連出臺多項調控新政,意欲給過熱的土地市場降溫。

  9月28日,濟南正式出臺《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提高了土地競買的門檻,競買保證金由現行不低于出讓起始價20%提高到30%以上,熱點區域或者地塊可提高到50%以上。

  然而,這兩項政策并沒能阻止房企的瘋狂搶地行為。在10月31日的土拍中,房企拿地熱情依舊高漲,掛牌出讓的15宗土地成為30余家房企爭奪的目標,最終15宗地拍出220億,所有地塊均溢價成交。隨著土地市場的高溫不退,濟南東部地區房價隨之繼續飆升,樓市熱度空前。在眾人對土地市場的關注下,11月30日濟南再次迎來13宗土地的成交。

  11月17日,濟南市國土局再出“狠招”,在掛牌土地的公告中明確指出,土地競買人在競買前須簽署“競買資金承諾書”,承諾其參與競拍的資金為自有資金,若經發現以上資金來源與承諾不符、違反規定或弄虛作假的,立即終止交易取消競得資格,同時將競買人納入土地交易誠信黑名單,2年內不得在濟南市參與土地競買。

  業內說法

  土地仍供不應求導致地價上漲

  房價有望進入穩定期

  短短3個月的時間,濟南國土資源局連發多項政策,從土地競買資金繳納時間的縮短到唐冶“土拍”的提前終止、開發商拿地門檻的提高,種種舉措都體現出政府對土地市場調控的加碼。但2016年知名房企投資方向逐漸趨同,重點聚焦在二線城市,土地供應量難以匹配企業投資需求,僧多粥少造成了濟南等二線城市土地稀缺,地價上漲。

  對于12月1日的土拍結果,張莊路B 地塊競得人龍湖地產相關人士表示本次土地獲取成本合理,根據規劃,項目未來擬打造中高端住宅類產品。而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166%的溢價率較為正常,是相對理性的。與前一次土地拍賣相比,本次推出的地塊條件并不差,但成交價格有所下降。濟南已經采取多種措施調控房價,目的是保持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繁榮與穩定。

  濟南地價回不去了,房價自然也“下”不來了,市場浮躁的心理被刺激起來,市民對未來房價上升的預期過高,導致東部片區的房價和地價的快速上升。專家普遍認為土地拍賣是房價上漲的導火索,地王的產生是高房價的誘發因素,如果沒有拍出高價地王,房價也會漲,只是緩慢上升,不會跳漲。

  6月29日,唐冶三宗土地競拍輪次,達到936輪,創下濟南土地拍賣輪次紀錄,價格最終落定為25.46億,競得者為帝華地產,溢價率290%,樓面價格最高達7000元/ 平。

  8月12日,工業北路張馬屯住宅用地,被萬科以9613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成交。

  9月21日,拍地大戰中郭店地塊溢價率高達719%,樓面價達到6379元/平。(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