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11月23日訊(記者 唐福晨) 隨著公車改革的推進,不少政府部門取消的公車開始公開在市場上拍賣。10月19號,濟南市民程先生通過中拍協網絡平臺競拍到一輛捷達轎車,但后來他發現,這輛車可能是輛事故車。
《民生直通車》記者了解到,這輛從中拍協網絡平臺上競拍到的公車此前曾經是濟南市市中區政府的一輛公務用車。當時的起拍價6000元,程先生花了18000元才把它拍到。程先生說:“主要是根據他們的檢測結果,這個車瑕疵那一欄,啥也沒寫。按照正常推理,應該屬于正常車況,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故。公車覺得保養好,信譽有保障。”
這輛捷達車2006年登記,到現在整整10年,但只跑了6萬多公里。一開始,程先生覺得挺值,可開車上路怠速時,他總感覺左側車身顫抖比較嚴重。11月8日,他找了一位懂車的朋友仔細檢查車輛,發現了一些問題。車輛左側A柱和B柱可能發生過碰撞并且整了形,應該是輛事故車。
標的清單上一共羅列了78輛車,有的標注“事故車”,大部分都沒有標注。程先生拍到的31號車沒有標注成“事故車”,是不是就意味著它不是事故車呢?《民生直通車》記者注意到,拍賣車輛的信息其實只是個參考,一切以車輛移交時的狀況為準。在車輛展示期間,程先生為什么不去仔細查驗車輛狀況呢? 程先生解釋說:“它沒法試,拍賣之前先展示,展示的過程中。車門是全鎖著的。”
那負責這次公車拍賣的山東英大拍賣有限公司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記者電話采訪了該公司的楊先生,楊先生說:“這輛公車評估報告上沒有任何注解,拍賣公司盡我們所知,告知競拍人車輛信息,公司不了解的信息,不能隨便亂寫。我們標注的情況 就是它一定有,我們沒有標注的,不代表它沒有。”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競拍人在車輛展示期間,自己親自查驗或者通過其它方式了解車輛狀況,拍賣公司僅就拍賣標的的現狀進行拍賣。
山東英大拍賣有限公司的楊先生進一步解釋:“法律規定我們展示兩天,我們展示了5天,你(程先生)有充足的時間和渠道,去了解這個東西。”同時楊先生還表示,這輛捷達轎車已經開了10年,難免會碰過撞過,但車輛可以過戶,通過了年檢,說明上路行駛沒有任何問題。
買車人程先生最后只能在濟南市政府官網上投訴,濟南市中區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取消公務用車的具體處置工作,該局也回復了程先生,通過多次溝通,根據競買人簽訂的《拍賣規則》第三條和第八條規定,最終認為拍賣符合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