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倡導綠色環保生態建設的同時,汽車行業也在不斷革新,而電動汽車則被視為環保出行的優選項之一。經測算,到2020年,山東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32萬輛左右,其中電動私人乘用車達23.6萬輛。
電動汽車的發展背后必然少不了充電樁的“支持”。根據規劃,到2020年,濟南將在商圈商場、旅游休閑場所等地建設8000個公共充電樁,在城區主干道等地建85座充電站。屆時,車主不用擔心車開半道沒電啦!
充電站充電樁要建在哪?主要分布在主干道、商圈、旅游休閑場所
21日,省發改委印發了《山東省“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在公共充電服務網絡建設布局上,濟南市中心城區空間結構為“一城兩區”:“一城”為主城區,“兩區”為西部城區和東部城區。其中,“十三五”期間,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充電站85座、公共充電樁8000個。
那么,這85座充電站都會建在哪呢?據了解,將沿經十路、工業北路、清河北路和緯十二路、二環東路、唐冶中路、大金路等城區主干道,構建“三橫四縱”公共充電服務體系,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公共的充電站31座;結合石門、祝甸、魯能領秀城等公交停車場站,規劃建設公交車專用充電站36座;規劃建設出租車專用充電站3座;在長清區、市中區、歷下區、高新區等環衛停車場,郭店、邢村等物流園區(集中區),規劃建設環衛、物流專用充電站15座。
8000個公共充電樁的分布則更“貼心”,將分布在萬達、恒隆、華潤萬家、銀座等商圈商場超市,園博園、千佛山公園、大明湖等旅游休閑場所,奧體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省會大劇院等文化體育場館,濟南站、濟南西站、濟南東站等公共停車場。
這么多充電樁是什么概念?中心城區5公里之內保證能充上電
這么多充電站、充電樁究竟是什么概念?根據充電設施的發展目標,社會公共領域內,形成各城市中心城區平均服務半徑小于5公里、高速及國省道平均服務間距小于50公里的充電網絡。也就是說,在中心城區,5公里之內要保證能給車充上電。
公共場所如此,那么居民生活的小區呢?根據充電設施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私人自用領域內,新建小區基本實現“一車一樁”,滿足私人電動汽車基本充電需求。具體說來,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對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先在停車位配建充電樁;對沒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鼓勵充電服務企業、物業服務企業等在居民區公共停車位配建公共充電車位,建立充電車位分時共享機制。
此外,2016年要完成京滬、京臺、青銀、青蘭等既有高速公路的城際快充網絡建設,2020年完成省內所有高速公路和國省道快充網絡建設,形成覆蓋全省所有城市,以高速公路為主軸線、以國省道為支撐網架的城際充電服務走廊,滿足電動汽車城際出行需要。
建充電樁電費怎么算?居民小區充電設施用電每度0.555元
支持充電樁建設離不開用電價格支持。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經營性的充電設施用電,執行大工業用電價格,2020年前免收基本電費;而居民住宅小區、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中設置的充電基礎設施充電,不使用階梯價格,而是執行居民用電價格中的合表用戶電,即每度電0.555元;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共停車場中的充電基礎設施用電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最低時每度電0.41元,最高每度電1.1元,平均每度電價0.7639元。”濟南市供電公司的有關負責人說。
真正充電不用愁,還得跨過幾道坎?
新能源車沒補貼推廣慢 想建充電樁的投資商退卻了
新能源汽車中,家用車如比亞迪、北汽、奇瑞、榮威等在國家目錄內,可以申請掛牌,但濟南現在并不是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沒有地方補貼,同款車比在外地買貴上好幾萬元。舉個例子,在青島購買比亞迪續航里程達到3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售價30萬元左右,但可以拿到國家和青島地方各5.5萬元的補貼,最后實際僅需20萬左右就能買到。
因為無補貼價格高,市場不溫不火,這也就影響了投資商的投資熱情。去年曾有一位投資商,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展身手,準備在濟南停車場、商場、景區和大型小區等人氣旺的地方新建1000個充電樁,一期先建100個。按照他的設想,人們用他的充電樁只需支付比電費略高的費用,可用IC卡支付也可用現金;他還要開發軟件,告知人們附近充電樁的位置;還要搞電動汽車商圈租賃。
然而,一年多過去了,這位老總當時信心滿滿的樣子仍歷歷在目,但他揚言要建的充電樁卻是一個未見。這是為何?正如這位投資商所說,當初“想得太好”,但實際上,新能源電動汽車在濟南的推廣一直不盡如人意,讓其打了退堂鼓。
申請私人電樁落戶小區 物業多因“安全”問題拒絕
新建小區基本實現“一車一樁”,推進現有住宅小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雖然未來可期,但不可否認的是,新能源車充電樁目前進小區確實有點兒難。
因為充電難問題而對電動汽車“望而卻步”的市民有不少,王女士算是其中一個。雖然對電動汽車印象不錯,但一想到朋友經常從樓上扯電源線到地面上給愛車充電的情景,她就打了退堂鼓,“我覺得這樣太不安全了,而且我家附近也沒有充電樁。”
比亞迪濟南市場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好,但目前充電樁設施在小區的安裝和使用是個問題。買車的時候,他們會給車主贈送便攜式充電樁,但安裝必須經過小區物業同意,但很少有物業同意業主的個人申請。這就導致了一些想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聽說小區充電樁配套一時難以到位,最后放棄了購買。
物業為什么對業主的申請多存疑慮?記者采訪了幾家物業公司,他們給出的答復多數如出一轍,比如有安全隱患,比如占用其他業主空間易造成業主矛盾等。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一般安裝的充電樁需要從小區公共設施設備的配電間拉出一根電源,但按照物權法和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個人使用上述電源需要經過業委會數量超過二分之一或者產權面積超過二分之一的業主同意。
來源: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