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歷了兩天霧霾之后,濟南終于在冷空氣的影響下迎來了藍天。記者從環保部門獲悉,本次污染過程中,濟南、淄博、德州等地污染峰值期間AQI指數均達到了200以上。包括濟南在內的10個地市發布了不同等級的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
截至今天下午3點,全省17地市空氣污染狀況有所緩解,AQI指數也均降至100以內。
今天,山東省環保廳對本次重污染過程進行了分析。記者了解到,從11月11日起,京、津、冀、晉等地區開始出現一次重污染過程。此次重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廣、擴散速度快,自西向東、自北向南逐漸擴大到魯、豫、皖等東部、南部地區。
11日夜間,山東省魯西北地區首先受到影響,繼而污染范圍迅速擴大到了除半島外的全省大部,本次過程除半島地區和日照市外,其他地區均出現了中至重度污染。污染物從11日夜間開始積累,12日德州、聊城污染相對較重,以重度污染為主,濟南、淄博、棗莊、泰州、萊蕪、菏澤也都出現了短時重度污染;13日至14日,污染達到峰值,濟南、淄博、德州、聊城、濱州、菏澤AQI均超過200,淄博、東營、濰坊、德州、菏澤出現短時嚴重污染。
11月14日下午開始,冷空氣開始影響山東省,山東省北部空氣質量有所改善,預計15日全省空氣質量好轉,但隨著16日凌晨擴散條件再次轉為不利。
據預測,16日至19日,山東西部地區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重度污染;20日凌晨起,受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轉好,空氣質量由北到南好轉。但鑒于氣象條件的不確定性,污染過程的來臨、消散有可能會提前或推遲,具體污染演變過程有待進一步研判。
具體到本次重污染天氣的成因,除了大氣環流的不利影響外,近期各地供暖企業開始點火烘爐,逐步加壓供暖,燃煤消費量增加,也加重了污染物累積,并于13、14日期間達到峰值。
據了解,11月12日以來,全國10多個省(市)出現一次大范圍重污染天氣過程,山東省許多城市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針對此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山東省環保廳組織強化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會商,加強調度督導,要求各市加強空氣質量變化形勢研判,按照上限確定空氣質量預報等級,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及時啟動應急響應。
據統計,截至11月12日至14日,山東省先后有10個市啟動重污染應急,其中德州、濟寧、聊城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啟動Ⅲ級(黃色)應急響應;濟南、淄博、棗莊、濱州、泰安、臨沂、菏澤7市發布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啟動Ⅳ級(藍色)應急響應,期間各有關市共出動環保執法人員2342人次,檢查企業1177家。
(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