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家公司的CBD景觀設計方案都要“顯山露水”,主打泉水元素,那么這些水從那兒來?設計方介紹,CBD的水源地為省城南側山體。為了加速人流、客流以及物流速度,商務區(qū)要打造三維立體交通以緩解擁堵。而且,作為未來濟南市民生活的一種方式,商務區(qū)應打造特色小街區(qū),加大路網密度,留住“身邊的綠色”。
CBD要“顯山露水”水從哪兒來
不管是SASAKI公司打造的“延綿山律”與“起伏水韻”方案,還是SOM公司為CBD擬定的“流動的公園”方案,其中最為重要的元素就是“水”。據記者了解,CBD區(qū)域并非濟南主要水源地,兩公司設計方案中提到的“山”的元素想呈現出來相對而言比較容易,那么如何保證CBD水源的穩(wěn)定?
其次,兩家公司都把泉城特色滲透進設計方案中,即便是有水,這些水又如何保證是泉水?如果保證不了,那么何談有濟南特色的CBD呢?這個問題在論證會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論。
有專家提到,濟南并非水量很大的城市,在濟南東部建造一個耗水量極大的CBD的方案到底有多少可行性?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首席總建筑師汪孝安表示,CBD內部有一條排洪溝,在雨季的時候水量會非常大,其次就是中水利用,中水處理以后作為商務區(qū)補充水系。“所以在我看來,設計方做過一些技術研究以后,這個方案是可行的。”
SASAKI公司設計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濟南CBD位于南側山體的過洪區(qū),商務區(qū)的水主要是從南側山體來的,這些方面的數據比較充分,因為他們有濟南市政部門提供的年降雨量以及場地吸水能力的數據支撐。
“全球氣侯在發(fā)生變化,濟南每年的降雨量也會有變化,未來我們還會搜集下個階段的降水數據。”上述專家表示。
建三維立體交通系統
公交車私家車可走地下
綜合國內CBD運行情況,人流、物流急速流動是非常重要的特征,濟南的中央商務區(qū)也不例外。如果沒有強大的交通物流能力作為支撐,CBD很難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從設計方提供的方案來看,CBD將會有地鐵、公交等多種交通形式滿足巨大的人流、客流流動。從目前交通配置來看,中央商務區(qū)地處經十路和工業(yè)南路之間,公交便利,未來地鐵R3線也會在此設站,已經具備了交通樞紐的雛形。
不過,交通樞紐發(fā)揮巨大作用,并非多種交通方式的簡單疊加,而是不同交通方式之間的無縫銜接和有效換乘,那么中央商務區(qū)的景觀設計是如何考慮的呢?
美國景觀建筑師協會院士、SWA集團決策領導小組原達拉斯辦公室執(zhí)行董事、SWA集團上海辦公室執(zhí)行董事大衛(wèi)·湯普遜認為,濟南中央商務區(qū)方案設計最為突出的亮點是對公園設計有著超越時代的前瞻性考量,將公園空間與道路空間等更好地連接在一起,注重生態(tài)建設、海綿城市建設,從而形成人與自然、社會的完美系統。
大衛(wèi)·湯普遜說,一般提到立體交通,傳統的想法都是在地面解決,其實地下系統也應該考慮在內。“CBD地下系統不僅僅是地鐵,公交車可以開到地下,特定數量的私家車也可以開到地下。”
除此之外,大衛(wèi)·湯普遜說,公交車和地鐵的換乘,包括在地下活動的市民能和地鐵站的商業(yè)結合,形成一個非常復雜但又高效的綜合系統。“創(chuàng)造這樣相對復雜的地下系統,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地面交通的狀況,為人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生活空間,所謂的三維交通系統是以這樣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