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公司未正面回應
對于網上爆出的奮進者申請書(討論稿),記者電話聯系到浪潮集團辦公室負責宣傳工作的李姓工作人員。她表示并沒有看到網友在討論“奮進者”這件事,稱會盡快對接相關部門后再聯系記者。隨后,記者再次聯系該工作人員時,她表示:“我們部門只是負責宣傳,這方面的工作不負責,我剛才給他們打電話,他們正在開會。”
奮進者是包身工還是多勞多得?網友質疑簽字就是賣身,受訪浪潮員工則很淡定
“互聯網的那點事”的這條微博發布后,短時間內就引發廣大網友討論。截至當天20點20分,這條微博已被835人轉發,有701人參與討論。討論者中,大部分網友都對這篇“奮進者申請書(討論稿)”抱以質疑或批評態度。盡管如此,浪潮內部員工卻認為沒什么大驚小怪的。

網友:簽申請就是簽“賣身契”
“互聯網的那點事”發布該條微博后迅速引來熱烈的討論,多數網友對此表達了質疑的聲音。
有網友直言,簽了這種“申請書”,簡直就是簽了“賣身契”,員工哪里是奮進者,不就是包身工嗎?
還有網友認為,企業制定這種“申請書”,就是為了規避法律風險。員工簽了字,就意味著所有加班都變成自愿行為,與企業沒有多少干系了。
另有網友直指這樣做是“現代版的周扒皮”,認為員工“幫公司打工賺錢,不是賣身給公司”。
員工:“可換來更大發展前景”
盡管外界對“奮進者申請書(討論稿)”或諷刺或批評,但多名浪潮內部員工卻表示沒什么大驚小怪的。
9月6日17點左右,記者來到浪潮集團,隨機采訪了多名浪潮員工。一名員工介紹,按照規定,平時17點半是下班時間,但不同部門有不同工作,具體幾點下班就不一定了。提起這份“奮進者申請書(討論稿)”,該員工表示,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申請成為奮進者,一是要員工自愿,二是要符合篩選條件。該員工認為“奮進者申請書(討論稿)”很合理,“更努力的工作換來更高的工資,更大的發展前景”。
也有浪潮員工認為發布微博的網友是在故意誤導大眾:“這個奮進者申請并不是強制的,說白了就是不吃大鍋飯了,多勞多得而已”。
不過,一名實名認證為“浪潮國際職員”的網友稱,“浪潮加班都算自愿加班,從來沒見過加班費”。這名網友還爆出一張浪潮內部管理平臺截圖,顯示管理平臺有“自愿加班工時”一項,還稱“如果真是多勞多得也不會有這么多員工去罵了”。
華為公司曾搞過“奮斗者協議”
記者調查發現,浪潮這篇“奮進者申請書(討論稿)”,疑似借鑒了華為的“奮斗者協議”。
早在2010年,華為“奮斗者協議”事件就曾引爆網絡。2010年9月,華為公司示意員工通過提交“奮斗者協議”申請成為“奮斗者”,以換取公司在年終獎、配股分紅、升遷與調薪方面的傾斜。而“奮斗者協議”必須包含以下內容:“我申請成為與公司共同奮斗的目標責任制員工,自愿放棄所有帶薪年休假,自愿放棄非指令性加班費,自愿放棄陪產假和婚假。”
記者采訪到華為研發部門一位工作人員,據他介紹,新員工進入華為辦理轉正手續時,都會被主管告知:把奮斗者協議給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