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福建警方處獲悉,引發廣泛社會關注的徐玉玉被騙猝死案中,最后一名在逃的公安部A級通緝令嫌疑人鄭賢聰向警方自首,目前該案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從26日三名嫌疑人落網,到嫌犯鄭賢聰的自首,用了三天時間,此案從案發到嫌犯到案用了9天時間。

  全家人住在毛坯房子里

  1990年出生的鄭賢聰,戶籍地是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達山村837號。28日,記者趕到達山村探訪。

  達山村四面環山,全村人口不到800人,多數年輕人常年外出務工,只剩留守村莊的老幼百余人,來照管稀少的田地。

  根據村民指引,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走了約7公里,一幢二層的紅磚獨立小樓映入眼簾,這就是鄭賢聰家。

  鄭家的房子靠山而建,二層混凝土澆筑的房子還未完工,這與其他村民三四層褐白相間的瓷磚樓房形成了鮮明對比。

  盡管房子沒完工,室內也未裝修,但人已經住進去了。記者走進后發現,家中沒有什么像樣的電器,一臺落地扇銹跡斑斑,還有一臺冰箱。

  正值午飯時間,鄭賢聰的父親鄭文才(音)端著幾碗菜,放在木頭架起的板子上,權當是簡易餐桌,三個小孩和他圍坐下來,一起吃飯。

  據村民介紹,鄭賢聰小學三四年級就輟學在家,不愛說話,也不愿干活。另一名村民稱,鄭賢聰長大后外出打工,現在有三個孩子,而他和妻子常年在外,孩子則與老人一起在老家生活。

  一直以為在做水龍頭鑄件

  鄰居介紹,三天以前,警方就到訪過鄭家,雖然村民不知詳情,但從鄭家人的表情可以看出,肯定不是什么好事。這讓本就不愛言談的鄭文才,近幾天情緒越發低落,見人都不說話了。

  鄰居還說,鄭賢聰近幾年很少回家,只聽說在福建南安市做水龍頭鑄件,工作相對穩定。但村民三年前就懷疑其在外干電信詐騙,因為他打工回家后總帶安溪縣的朋友到家喝酒,“神神秘秘”。

  達山村緊鄰安溪縣,而安溪縣因電信詐騙高發,早在十年前,就被外界稱為“詐騙之鄉”。村民們表示,鄭賢聰與安溪人來往緊密,肯定干不出什么正事。直到這次公安部發了通緝令,網上鋪天蓋地都是鄭賢聰的照片,他們終于確認他真的在干詐騙這活兒。

  鄰居們證實,迫于警方追捕的壓力,27日晚12時,鄭賢聰在村干部和家人的陪同下,前往當地警方處投案自首。至此,案發9天后,徐玉玉被騙9900元學費后猝死案中,涉案嫌疑人陳文輝、鄭金鋒、陳福地、熊超、鄭賢聰、黃進春等6名A級通緝犯全部到案。

  六嫌犯最高可被判無期

  既然6名詐騙嫌疑人落網了,他們將面臨何種刑罰?

  根據刑法,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的,即構成詐騙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011年,最高法曾出臺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利用短信、網絡等手段詐騙不特定多數人可以依照刑法從嚴懲處。還規定未遂案件,有發送詐騙信息5000條以上,撥打電話500人次以上,為刑法266條規定的嚴重情節、數量達到上述數量10倍的為“特別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在徐玉玉一案中,雖然詐騙金額不足1萬元,但最終導致徐玉玉心臟驟停死亡,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有律師表示,應該對犯罪嫌疑人從嚴處理,最高可判無期。

  標記上萬次,騷擾電話仍能擾民

  業內人士:不是管不了,是運營商不愿管

  “徐玉玉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記者調查發現,電話擾民每天都在發生,不少電信詐騙犯罪就“藏身其中”。

  “每天至少50個騷擾電話,這還不包括被手機攔截的,貸款的、開發票的、賣店鋪的……什么樣的都有。”南昌某公司負責人晏某說,通過手機衛士軟件,他對來電標記上“騷擾”“詐騙”“房貸”等標簽,“這樣下次同一個號碼打來就能直接掛掉。”但他困惑的是,不少號碼已被其他用戶標記為“騷擾”高達上萬次,為何還能撥出來繼續騷擾他人?

  記者調查發現,電話騷擾很大一部分來自網絡電話和虛擬號段。對于一般性的騷擾電話,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市場處工作人員表示“苦于沒有執法依據”。“以前有運營商嘗試關停被投訴較多的號碼,但對方卻以‘我付費我使用’為由表示抗議,就再放開了。”

  通信行業業內人士稱,對于一般的固話和手機電話,運營商或許不便監管,但對于網絡電話騷擾,相關部門技術上完全有能力“管死”。“網絡電話是用IP協議,是開放的,而通信運營商用的是7號信令,相當于專用通道。”他表示,現在市場上有很多改號軟件,但改動了的號碼到達電信運營商的交換機之后,是可以識別出來的,關鍵是運營商愿不愿管控。

  對于電話騷擾頻發的虛擬號段,通信行業業內人士透露,虛擬號段之所以實名制貫徹不力,主要是涉及虛擬運營商的經濟利益,“虛擬運營商的號碼資源相當于從通信運營商那批發過來,賣不出去就虧了。”

  (綜合新華社、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