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扎實做好市場主體有關信息公示工作。2013年以來連續三年年報公示率都在90%以上,均超過了全國的平均企業年報公示率。目前全省共有17.5萬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向社會進行公示。
此外,省工商還與省公安廳等部門簽訂了涉企信息共享交換合作協議,共享信息740余萬條;與省法院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制度化信息協作機制,實施股權凍結3萬戶(次);與省直17個部門實現了部分數據交換,累計提供信息3000多萬條;積極落實國家有關部門共同簽署的《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有關職責任務,對858名失信被執行人依法予以任職限制。積極與省發改委協商溝通,初步完成了企業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建設任務,與山東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了互聯互通。
提升工商注冊便利度,健全事中事后監管
楊宜新說,下一步,省工商局將進一步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首先,做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等登記改革工作,通過完善一站式服務工作機制、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互認、做好登記模式轉換銜接、加強辦事窗口能力建設等措施,確保10月1日起在全省實施。繼續做好改革過渡期內“一照一碼”營業執照的換發工作。同時,加快推進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兩證合一”,確保12月1日起實施。
同時,繼續提升工商注冊便利度。并配合去產能、清理“僵尸企業”,積極研究完善簡易注銷辦法,指導各地擴大簡易注銷改革的試點范圍。為應對化解產能過剩帶來的職工安置問題和解決大學生就業,繼續完善創業“綠色通道”,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登記注冊服務。
第三,不斷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認真落實“先照后證”改革,推動履行“雙告知”職責。下一步,省工商局還將依法更新《山東省工商登記后置許可事項“雙告知”目錄》,并及時告知業戶和相關部門。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度,強化聯合懲戒工作。與省發改委協作配合,爭取于年底前基本形成支撐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全國一張網”建設需求和歸集全省范圍內企業信用信息交換共享的信息化能力。加強行政處罰案件公示,不斷提高處罰信息的公示率、準確率和及時率。
此外,強化市場監管執法。加大反壟斷力度、嚴厲打擊傳銷,加強網絡市場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深入開展打擊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大眾網-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記者 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