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溺水事故,該如何自救和解救?

  據專業人士介紹,不會游泳者自救: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冷靜地采取頭頂向后,口向上方,將口鼻露出水面,此時就能進行呼吸;呼吸要淺,吸氣宜深,盡可能使身體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搶救;切記:千萬不能將手上舉或拼命掙扎,因為這樣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會游泳者的自救 :一般是因小腿腓腸肌痙攣而致溺水,應心平靜氣,及時呼人援救;自己將身體抱成一團,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氣,把臉浸入水中,將痙攣(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蹺起來,持續用力,直到劇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一次發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對疼痛處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熱敷患處;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將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兩足游泳。

  會游泳的人進行解救要盡快讓溺水者脫離水并上岸,立即大聲呼喊,讓周邊的人幫忙緊急撥打120電話。溺水者抱上岸后,將溺水者倒掛,倒出呼吸道內積水,具體做法為:從后背抱住溺水者腹部,腰背向上,頭足下垂并用力抖動,或將溺水者背朝上放置于斜坡上,頭低腳高,施求者反復擠壓其胸廊,以盡快將灌入呼吸道內的水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暢。還要查看口腔等器官,清除口腔、咽喉、鼻腔的污物,松解衣領、鈕扣、內衣、腰帶等。

  學生最好能夠學會怎么判斷生命征象,以便能夠密切觀察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一旦發現呼吸心跳停止,要果斷實施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模型一是口對口吹氣,二是胸外心臟按壓。

  口對口吹氣:施救者跪在溺水者身體一側,深吸氣后用自己的嘴嚴密包繞溺水者的嘴,同時用食指、中指緊捏溺水者的雙鼻翼,緩慢向溺水者肺內吹氣,每次吹氣時間持續約2秒鐘,連續吹氣兩次。吹氣時觀察溺水者胸部有無起伏運動,若無則是無效吹氣;有效吹氣,吹氣頻率維持每分鐘10~12次,直到溺水者自主呼吸恢復或有醫護人員趕來。

  胸外按壓須注意:將溺水者的背部置于較平坦的硬地面上;急救者將一手掌根部置于溺水者胸骨下半部,另一手放在第一只手的手背上,雙手掌重疊,雙肩正對溺水者胸骨上方,兩臂伸直,腕、肘、肩保持成一垂直軸面,利用上半身的體重及肩部、臂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有節奏地按壓胸骨;按壓力量大小及深度依溺水者體型大小靈活掌握;心臟按壓頻率為100次/分鐘,堅持到溺水者自主心跳呼吸恢復,等待120急救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