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這種啤酒在濟南華聯、華潤萬家、大潤發等大型超市,都在鋪貨。”德州克代爾啤酒廠相關負責人胡先生說,2000年左右,他們也曾在濟南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年銷售3萬噸,后來青啤、燕京等大廠搞價格戰,兼并重組,他們沒有那么大的資金支持,就撤出了。
“但是2014年左右,當寡頭們準備要利潤的時候,我們感覺機會來了。”胡先生說,寡頭們要走中高端路線,勢必會騰出低端市場,比如現在,2元以下的啤酒就很少見了,他們就是要占領這塊市場,“盡管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但對物美價廉產品的追求沒變”。
業內觀點缺大資本,難以撼動格局?
事實上,不僅克代爾啤酒,泰山啤酒近幾年也在反攻濟南市場。“過去,寡頭們的優勢是控制渠道,尤其是酒店和專營渠道,但現在情況變了。”泰山啤酒相關負責人肖先生說,過去,酒店禁止自帶酒水,只能喝它提供的,現在,這一規定被認定為“霸王條款”。
于是,越來越多的講究人習慣于自帶酒水,一開始是白酒,接著是紅酒,現在又輪到啤酒,尤其是攜帶方便的聽裝、桶裝啤酒。“你想一想,一個人請客,不點千篇一律的大路貨,而是自帶精釀啤酒,顯得多有面子。”肖先生說,這也是為什么近幾年來,進口啤酒火得一塌糊涂的重要原因。
不過,在山東某大型啤酒廠工作的王先生卻有不同觀點:“近幾年小品牌啤酒銷量飆升,根源在于嘗鮮消費人群崛起,尤其是年輕人,會有一些特立獨行的追求,但是,這類人群基本沒有品牌忠誠度和品類歸屬感,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王先生看來,小啤酒廠搶占低端市場,在沒有大資本支持的情況下,很難持久,也很難撼動當下格局,“前些年,濟南又出了個百脈泉啤酒,后經市場考驗,能見度很低,也沒掀起多大風浪”。
(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