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上周日已經立秋,可對于青島人而言,想要體會真正的秋高氣爽,那是九月底十月初的事了。目前還處于中伏,“秋老虎”兇著呢,這種天氣里,只要離開了空調,即使坐著不動,也可能出一身汗。關于流汗,市民感興趣的問題很多,比如多流汗到底好不好?老待空調房里不出汗行嗎?出汗能不能排濕氣?為啥有人流汗臭臭的,有人就沒啥異味?流汗部位真能暗示健康問題嗎……就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海慈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呂慧青,聽她聊聊流汗那點事兒。
多出點汗好不好?
市民李先生家住浮山腳下,最近他堅持每天爬一趟山,每次爬到山頂后都出一身透汗,自己感覺很舒服。不過他還是想問問天天出這么多汗到底好不好呢?
專家觀點:這個季節汗液排出增多是人體代謝的需要,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四時,隨著大自然的改變,人體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變化。因此,夏季適當多出點汗是有好處的。但是凡事有度,是否能多出汗要因人而異,如果是年輕人,感覺身體很強壯,出汗較多,只要感覺舒服還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出大汗后感覺心慌、疲勞、口干舌燥,則說明出汗過度。
而且中醫有汗血同源的說法,即汗產生于陰發散于陽,而血液是陰血范疇,由陰液化生,如果出汗太多,則可能陰虛傷血、耗氣,引起口干、發熱、心慌等問題,所以出汗還是要適可而止。
常待空調房不出汗好嗎?
有人每天出汗,有人卻時時待在空調房里享受清涼,結果是一點汗都不出。雖然暫時沒什么不適感,但時間久了能行嗎?
專家觀點:中醫講究養生要順應四時,炎熱的季節里,原本流汗要多一點,但整天呆在空調房不出汗,顯然不符合大自然規律。初秋人體需要通過適當流汗將體內的濕熱排出,如果不流一點汗,到了秋冬季節,體內就可能容易出現痰濕、濕熱等病癥。
建議常待在空調房里的人,每隔兩三個小時,就到戶外走一會,散散步,即使十來分鐘也好,讓身體和大自然保持同步。或者開一段時間的空調后,就開窗通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