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被判死刑] 被告人當庭表示將上訴
其他證據則顯示,何某在2002年逃離濟南之前,身為國家工作人員的他還曾挪用、貪污公款。檢察機關介紹,何某于2002年3月,將400萬元公款用于個人炒股謀取私利,2002年8月將上述公款中的131萬元提取后攜款逃跑。
濟南中院認為,被告人何某采取暴力手段故意剝奪他人生命,致五人死亡;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侵吞公共財物,數額巨大;挪用公款進行營利及非法活動,情節嚴重,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何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一審判決,何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并處罰金50萬元;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決定執行死刑,并處罰金50萬元。
馬丙亮律師介紹,宣判后,何某不服判決,當庭表示要提起上訴。
記者手記 揭開塵封20年命案的“秘密”:當年老樓已變更樓號 兇犯藏尸手法仿效港片
這起“五尸命案”雖發生在20年前,但自從案發后,卻沒有任何消息見諸報端,即使如此,坊間卻不乏此案的傳言。
“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但社交面很廣,外面朋友很多。”何某的前妻曾向警方這樣形容何某。有知情人透露,早年辦過此案、與何某曾經“交手”的人,習慣把何某稱作“老何”。提到老何的作案,有一種說法,他的作案過程是仿效曾經看過的一部港片。
片子很老了,叫《誓不低頭》。劇里一個片段,有一家老小被惡人殺害后,埋在了灶臺下。老何的藏尸手法,與該片驚人的一致。
在本報將該案獨家披露后,一時間引來全國的關注,有門戶網站轉發后的評論數甚至達到了9萬余條,微博、微信閱讀量有的超10萬+。記者在個別評論里,竟也發現了很多知曉該案的人,有人甚至直接說出了何某的名字。
這也證明了,雖然過去了這么多年,但濟南這起塵封的命案,卻依然引發知情者的極大關注。庭審后,記者曾到案發小區內尋訪,但因為不知具體的門牌號,只得作罷。
當地沒有大規模拆遷,一棟居民樓怎么會憑空失蹤?此次一審宣判后,記者再度趕到該小區尋找仍舊無果。就在快要放棄時,在路邊乘涼的一位老人說:“好幾年前,這一片重新規劃了樓號,這座樓的樓號,當年就是你說的這個號碼。”記者抬頭一看,1個多小時的尋找,其實都是在這座樓附近繞圈圈。按照門牌號,記者走進了某單元,走到六樓的那扇房門前,心想倘若不出意外,這就是當年案發的房屋。只見防盜門雖然是新式的,但顯然有些年頭,從門上貼著的春聯和福字來看,應該有人居住。想了很久,記者沒有敲門,而是離開。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多年前,同樣是在一個炎熱的8月,何某慌忙移尸后,最終因為難以掩蓋的尸臭,讓這起“五尸命案”暴露于世人面前。
來源: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