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芝罘區戶籍小學新生入學報名開始。雖然本次報名持續3天,但很多家長凌晨時分便已來到學校門口排隊。面對招生的老師,許多孩子紛紛展示各自才藝,對此,有老師提醒家長,剩下的一個月時間,幫孩子改變“以玩為主”的心態,遠比督促孩子學習特長重要得多。

  上午9:00,記者來到芝罘區萬華小學,看到校園內已有許多家長正在等待報名。“來得太晚了,后悔死了。”一名帶著孩子的女士看著前方的長隊說。據該女士介紹,招生簡章上標注的報名開始時間是8:30,她早上不到7:00來到現場叫號時,報名序號已排到了第179名。

  類似情況還出現在幸合里小學的報名現場,家住幸海里的周女士9:50來到報名現場后,領到的報名序號已排到了200名開外。“我家鄰居昨天跟我說,她打算今天凌晨三點鐘就來排隊,早知道報名的人這么多,我就跟她一起了。”周女士懊悔地說。10:00,雖然距上午報名結束時間僅有1小時,但仍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到報名現場,一些家長叫到號后隨即離開,決定下午再來報名。

  在幸合里小學的報名現場,負責招生的老師一邊填寫學生信息,一邊詢問他們“四加五等于幾”“會背什么唐詩”等問題。對此,許多孩子都能對答如流,不少孩子在回答之余還急于展現自己的才藝。報名現場,一名男孩背完一首《春曉》,便來到場地中央“舒展筋骨”,準備表演自己學的跆拳道,被老師及時打斷。看著孩子們表演,一些排隊的家長也開始討論各自孩子所學的特長,“我兒子也學過跆拳道,此外還會畫畫、彈鋼琴,不知道面試的時候會不會加分。”一名家長說。

  對于“特長加分”一說,幸合里小學一名負責招生的老師稱,詢問孩子們基礎知識只是在對新生情況進行摸底,以便于班主任快速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并不會成為入學的先決條件,“加分”一說更是無從談起。“還有一個月就開學了,我個人認為,家長用這一個月的時間,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留意孩子行為和情緒變化,引導孩子完成從‘玩’到‘學’的轉變,遠比培養所謂的特長重要得多。”該招生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