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記者從中國政府網獲悉,國務院原則同意《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按照規劃,濟南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430萬人以內,保泉也被寫入了規劃。

  《總體規劃》確定的濟南城市規劃范圍共有3257平方公里,在這一區域內,要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43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410平方公里以內。《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之外禁止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

  在城市基礎設施方面,濟南需要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疏解區域過境交通,加強城市內外交通的銜接。發展軌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做好停車場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

  水,對于濟南這座以泉聞名的城市而言格外重要。批復要求濟南劃定城市藍線保護范圍,嚴格控制用水總量特別是地下水的開采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城市。此外還需要加強對大明湖、千佛山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濕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并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一座城市還需要有優良的人居環境。批復要求,濟南要將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區位布局和相關資金投入。還得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濟南還需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

  此外還需加強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等名泉保護,保護好南山北水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格局,加強對建筑高度、體量和樣式的控制和引導,特別要控制好大明湖周邊的建筑高度,突出“山、泉、湖、河、城”有機結合的特色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