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悅謎團:實體門店盈利下降仍擴張 現金充裕仍高喊資金瓶頸

  家家悅欲將過多資金投入到實體門店建設之中,但它們的盈利能力并不強,同時,公司 又一手大筆分紅一手伸向股市令人不解

  《投資者報》記者 周月明

  2016.7.18

  426期

  投資者報

  隨著電商超市日漸被消費者接受,各大實體商超的日子看似越來越不好過了。不過,在這種形勢下,山東連鎖超市巨頭家家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家家悅”)還是于近日再次提交招股說明書,欲借資本東風繼續擴張。

  那么,家家悅的實際經營狀況如何?為何在實體店盈利能力下降時還要大舉擴張?在現金充裕、分紅不斷情況下為何還要上市融資?就此,《投資者報》記者近日撥打公司公開電話無人接聽,將采訪提綱致函公司郵箱亦未見答復。

  門店盈利能力堪憂

  家家悅立足于山東省內,主營業務為超市連鎖經營,以大賣場和綜合超市為主體。目前,已開設610家門店并全部在山東省內。

  本次IPO,家家悅擬發行不超過9000萬股,募集資金11.45億元。其中,重頭戲是擬投資7.64億元的“連鎖超市建設項目”,具體計劃則是擬擴建300家門店,占募集總額的66.7%。

  在遭受電商劇烈沖擊的狀況下,在多數連鎖超市巨頭紛紛轉戰互聯網之際,家家悅卻反其道而行,大規模擴張,這真的是一個好戰略么?

  據其招股書顯示,早在2013年年末,家家悅門店增速已經開始下降,由2012年的21.7%降至12.87%。而且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中國連鎖百強排行榜”數據也顯示,2015年以超市為主的快消品百強企業銷售增長為8.5%,門店增幅僅為7.6%。如此看來,家家悅擬擴增門店50%的策略貌似顯得過于激進。

  而且,其旗下一級子公司共計22家,其中11家子公司涉及百貨、零售業務,但只有4家子公司實現盈利。

  最重要的是,2013至2015年平均下來其單個門店毛利呈下滑狀態,大賣場分別為1059萬、1010萬、977萬,綜合超市分別為236萬、221萬、201萬。此外,整體總凈利也增長緩慢,2013至2015分別為22.3億、22.7億與24.7億。這樣來看,家家悅實際盈利經驗并不豐富,一旦大規模擴張,也許會很快陷入大規模失利的情況之中。

  對此,家家悅在招股書中表示,募投項目緊緊圍繞公司現有的核心業務,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公司的行業地位,增強市場影響力。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物業租金、人力成本等剛性費用持續上升。據其招股說明書,公司大多數門店經營所需物業通過租賃方式取得,約140萬平方米的門店總面積中近90%為租賃物業。

  此外,大規模的租賃也使租金及物業管理費用成為公司重要運營成本之一,2013年至2015年,公司租金及物管費分別為2.7億元、2.9億元和3.1億元。并且之后也會面臨租金上漲導致成本大增的風險。

  而且,此前同樣以擴張門店數量為IPO主要募投項目的連鎖超市人人樂(10.970, 0.09, 0.83%),在上市之后就沒有實現曾經的業績許諾,反而出現業績大變臉,營收與凈利都大幅下滑,2013年至2015年營收分別為127億、121億、112億。前車之鑒使家家悅本次擴張計劃顯得風險更大,引發更多投資者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