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下班、吃飯睡覺、走走停停,在濟南工作的“外地人”胡小天生活過得簡單純粹。沒有親朋陪伴,老公常年駐外,胡小天過著“空巢”生活。如今,像她這樣的“空巢青年”群體正不斷擴大。
人隨著工程走,夫妻交流靠電話
“領完證的第二天,他就走了。”胡小天的老公陳平在濟南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負責招標工作的他長期跟隨工程派駐外地。從上學到工作,今年是胡小天來濟南的第八年。前幾天,“90后”胡小天剛和老公領了結婚證,可這新婚生活卻又以一場分離開始。
“7月10日下午回的濟南,11日去領證,本來11日當天就得返回工程所在地菏澤。”胡小天說,由于時間過于緊張,陳平不得已才“拖”到領證第二天返程。他在家的這兩天,從早到晚不停歇的電話鈴聲也讓適應了獨立的胡小天很抓狂。
“兩地分居都習慣了。”胡小天說,她老家是濟寧的,父母和親人都在老家生活。在濟南,除了與同事的簡單交往,剩余的時間胡小天只能自己打發。她調侃自己成了新時期的“90后空巢青年”。
什么是“空巢青年”?在胡小天看來,知乎上一位網友的一句話準確地總結了這一群體的生活現狀: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
“胡女士,您定的外賣到了,請下樓來取。”胡小天的周末生活通常是從叫份外賣開始。胡小天的家里沒有開通燃氣,一年來也從沒做過飯。“自己在家,根本沒心情做飯。周末的一天三餐都是叫外賣。”每晚的一通電話,成了胡小天與陳平一天當中唯一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