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世界人口日主題定為“投資于少女”。為何選擇這一主題?聯合國表示世界范圍內少女們正面臨著比男性更大的挑戰。
記者調查發現,中國女性最先面對的沖擊就是持續多年的性別比失衡。山東人口性別比偏高,此前一些地方甚至曾超過120:100。而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山東性別比失衡情況緩解,去年下降到114.31,也就是平均每出生114個男孩對應出生100個女孩。
過往:每分鐘曾有2.4名女孩失去降生機會
“尤其是偏遠農村,存在重男輕女思想,為選擇男孩,甚至偷偷進行性別鑒定。”長期關注農村教育的幼兒園教師顏女士說。國家統計局2014年度人口數據顯示,中國男性比女性多3376萬。此前,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曾指出,世界上有18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生人口性別比高于107正常值上限,我國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別結構失衡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波及人口最多的國家。
所謂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指在某一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每出生100名女嬰所對應的出生男嬰數,是人口性別結構的基本指標。研究表明,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出生人口性別比由生物學規律決定,應該保持在103-107之間。
女孩去哪了?有專家表示,人口性別比出現異常偏高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兩非”,即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非醫學需要的人工終止妊娠。《2012年世界發展報告:性別平等與發展》 指出,2008年中國“消失”的應出生女孩數量達到125.4萬,占世界當年“消失”的應出生女孩總數量388.2萬的比例超過30%。按照這一數據,中國每一分鐘就有2.4名女孩因性別歧視而“消失”。
現狀:山東新生男女嬰比例降至114.31
出生性別比失衡的直接后果就是光棍危機。同樣依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從1980年到2014年,中國一共出生6.75億人,這34年的平均性別比是114.7:100,按性別比正常值推算,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000多萬。
濟南有人口專家表示,人口性別比失衡最關鍵的影響是“婚姻梯度擠壓”,同齡適婚女性短缺,一些大城市男性向邊遠地區擇偶,擠壓到一定程度,欠發達地區男性擇偶更加困難,將誘發很多社會問題。
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非醫學需要的人工終止妊娠這“兩非”,每年都納入衛計和公安等部門嚴打的對象。2015年,山東省更將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正式寫入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6月舉行的全國兩綱中期評估督導分領域座談會,山東省衛計委的《實施山東省婦女兒童發展“十二五”規劃終期評估報告》提供一組數據,2015年山東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14.31,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119.41下降了5.1,完成國家下達我省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十二五”下降目標。
未來:全面兩孩后,出生性別比終將回歸正常
2016年1月1日,全面兩孩政策落地,這在很多人口學家看來,也對解決性別比失衡起到關鍵作用。濟南今年前4個月出生的兩萬多新生兒中,二孩比一孩多生4000人。從全省來看,二孩出生人數也超過一孩。山東省也被稱為全國“最敢生”的省份。
“頭胎是兒子,我和丈夫都很想要一個女孩。”市民周女士說,身邊很多朋友都是這樣想得,子女雙全最好。
國內人口專家陳衛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高生育率條件下,即使存在強烈的性別偏好,出生性別比也不會異常,因為性別偏好基本都能得到滿足。伴隨出生人數和生育水平的上升、生育意愿和性別偏好的弱化,出生人口性別比將出現長期下降并回歸正常水平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