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今年6月初巡視組向安徽省反饋“回頭看”的情況中提到,安徽省部分存在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不堅決現象,“黨政機關違規經商辦企業、協會學會不規范、私設‘小金庫’和濫發津補貼等問題”依然突出。而安徽省在本月通報的7起案例中再次出現違規經商問題。
事實上,早在2014年,安徽就曾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過黨員領導干部違規經商辦企業專項清理行動。當時,共有11萬余名黨員干部參加登記報告,核實后確認198名干部或其家屬、子女存在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但時隔兩年,這一問題再次老調重彈。
同時,一些老問題點多面廣,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存在,形成多個省份“輪番上演”的印象。有基層紀檢干部表示,官商勾結式腐敗在很多地方都有發現,可以說是屢巡屢犯的“常見病”,單靠巡視肯定不能完全禁絕。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表示,屢巡不改老問題對反腐的力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挑戰。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應一手繼續大力反腐,一手抓緊制度建設,減少老問題的反復,杜絕新問題的出現。
專家表示,巡視是發現問題的起點,側重處理具體的人和事,并對苗頭性趨勢進行研判。隨著“回頭看”的深入開展,巡視工作已經實現常態化,警示各個地方和單位:莫有高枕無憂的“過關”思想,只要違紀違法,“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落下。
此外,辛鳴表示,老問題層出不窮的背后,是相關制度的缺失以及盤根錯節的利益格局有待打破,體現了反腐的艱巨性和長期性。這些老問題無一不是在正風反腐過程中需要持續關注的重點和難點,有貪必肅與制度建設要同時并舉。
徐行說,比如“圈子”腐敗頻頻出現,實際上是對現行干部考核任用的制度提出了改革要求;違規經商的利益輸送型腐敗高發,與政商關系邊界劃定不清密切相關。
據新華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