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當前謀長遠 以供給側改革全面夯基礎提動力
山東這次供給側改革不僅對解決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開出了“抓什么、怎么抓”的“藥方”,還是對經濟如何提質增效的一次全面梳理。
例如,在“去杠桿”方面,山東提出到2018年年底,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比重超過30%。為鼓勵企業上市,將對上市企業進行補助。“這既有利于去杠桿,也對山東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長遠健康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山東省金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初明鋒說。
補短板更有利于增強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補短板部分是這次改革方案中五大任務里條目最多、篇幅最長的,特別是首先提到‘補創新’。”趙鋒說,今年研發經費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33%左右,山東還將把“創新劵”政策范圍由小微企業擴大到中小微企業。
在一系列改革政策的推動下,山東經濟適應、引領新常態的動力不斷增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山東每萬人擁有有效發明專利量5.1件,同比增加1.4件,智能電視、工業機器人、服務器產量分別增長99.4%、37.5%和33.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33%以上,比年初提高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