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書、寫詩、為歌曲填詞、還登上過《中國夢想秀》的舞臺,如果是一般的文藝青年也就罷了,然而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竟然是一對19歲的“漸凍人”雙胞胎姐妹!
7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漸凍人”姐妹趙文靜、趙雅靜的家。一進門記者就被嚇了一跳:陽臺、客廳的兩側全部被改裝成了書架,從名著傳記到穿越小說,種類、數量多得像個小圖書館,而坐在電腦前的姐妹倆似乎已經習慣了客人的驚訝,一臉淡定。
白皙的皮膚、披肩的長發,如果不是因為身體的疾病,姐妹倆肯定要比現在還漂亮。趙文靜說,從她和雅靜記事兒開始,就一直坐在輪椅上,小學也只讀到三年級,中學到大學的課程全是靠自學和旁聽完成,如果較真起來,她倆只能算是“小學本科”畢業。
書讀得多了,姐妹倆萌生了出去看看的想法。文靜、雅靜計劃著找一輛車,改造成小型的圖書室,在走遍中國的同時,也為山區的孩子送去他們需要的書籍。
你是我的左膀,我做你的右臂。
文靜、雅靜從一出生就得了一種叫做“運動元神經損傷”的病,具體表現為脊柱畸形,無法走路,直到去年,這個病才以“冰桶挑戰”的形式被大眾熟知,同時也讓“漸凍人”這一群體走進了大眾視野。
與這個年齡段的女孩子一樣,文靜、雅靜也喜歡追美劇、玩游戲,打劍網三和LOL(英雄聯盟),由于身體的原因,打游戲的時候,只能文靜負責控制鍵盤,雅靜負責控制鼠標,但即便如此,這對默契的姐妹還是拿下了游戲比賽里的場均最佳。
當然玩游戲只占用了姐妹倆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時間,從小學開始,姐妹倆每天都要保持6個小時的閱讀,十萬字的書一天讀個三四本不成問題,英文原版書讀得會慢一點,一天能讀半本。
“沒有一萬,也有七八千了吧。”談起家里的藏書,姐妹倆誰也記不清一共看過多少本了。在兩姐妹的影響下,連趙媽媽都跟著她們一起讀了南派三叔、唐家三少的小說,跟90后的女兒們有了共同話題。
翻譯英文文獻還出了書
因為身體的原因,文靜、雅靜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離開了學校回家自學,像數學這類的課程是爸爸在教,而英語這樣的科目,全靠一些熱心的志愿者上門輔導。
在眾多的自學科目中,除了文學之外,文靜、雅靜最喜歡的就是英語,學好英語就能直接看原版外文書,這對于愛書的她們來說,誘惑巨大。在幾年的時間里,文靜姐妹倆自學了中學課程,還去青島大學旁聽了英語翻譯、英美文學這樣的課程。
“這么說吧,把我們倆放到英語國家,老外不會覺得我們是中國來的。”談起自己的英語水平,文靜、雅靜顯得相當自信,在大學老師的引薦下,姐妹倆接了很多翻譯英文文獻的工作,幾個月后她們倆參與翻譯的《名人勵志演講精選》就要正式出版啦,這是姐妹倆出的第4本書。
放棄留學機會想要走遍中國
早在2013年,文靜、雅靜就曾參加過ACT(與SAT并稱為美國高考)全國比賽,分別獲得了全國銀獎和全國銅獎,贏得了去美國留學的機會和諾頓公學的獎學金。但文靜說,其實她們當時還面臨著一個選擇,是去美國留學,還是利用未來幾年的時間走遍中國。經過反復衡量之后,姐妹倆選擇留在國內,攢錢去看外面的世界。
“我知道倆孩子是為我們考慮。”趙爸爸告訴青島新聞網記者,雖然兩個孩子拿到了獎學金,但是她們的身體需要人照顧,要二老遠渡重洋去美國陪讀,無論從經濟還是生活上考慮,都不現實。
“有次云南電視臺要找我們錄節目,原本以為可以去云南的,結果人家在北京就有演播室。”文靜說,一般人可能想象不出來她們對外面世界的渴望,其實不只是她們姐妹倆,自從她倆生病之后,一家人就再也沒出去旅游過。
把移動書屋開到偏遠山村
“20萬的車,這些年我們自己的積蓄有15萬,社會上的好心人又給捐了5萬塊。”趙爸爸說,孩子們已經為了家放棄了去國外留學的機會,走遍中國這個夢想,他說什么也要幫孩子們實現。
根據姐妹倆的計劃,這次走遍中國不僅僅是旅游這么簡單,文靜、雅靜計劃著把車廂改裝成一個小型的閱覽室,這樣不僅姐妹倆一路上有書讀,還可以沿途為偏遠地區的孩子送去他們需要的書籍。因為不想“走馬觀花式”游覽,姐妹倆計劃國內的每一站最好能住上一兩個月,去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然而這樣一個家庭要完成一次全國旅行,沿途的花銷勢必不小。
雅靜姐妹倆的計劃是整理沿途的所見、所聞,用發布游記的方式賺稿費,以支持這次旅行。其實,早在2014年的時候,姐妹倆就已經計劃著為這次旅行籌集資金,用她倆名字命名的文雅靜甜心屋,會定期把趙媽媽做的蛋糕、點心放到網上義賣,為姐妹倆的移動書屋計劃“添磚加瓦”。
下個月,趙爸爸訂的車就要到了,要出發的日子也越來越近,第一站趙爸爸計劃帶著兩個女兒先在省內轉轉,當作“試運行”。其實這趟旅程究竟能走多遠,趙爸爸心里也沒底,“是不是可以把車體廣告賣出去?”趙爸爸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究竟有幾分把握,又有誰會對“漸凍人”雙胞胎姐妹的移動書屋感興趣?趙爸爸不知道,但無論如何,一家人出發的計劃不會更改。
家中養了4只貓,每只都是姐妹倆的最愛。
如今,趙文靜和趙雅靜已經參與翻譯了4本英文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