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現在十多天過去了,還在發燒,把我們都快急壞了。”近日,濟南市民楊先生的一位同事在吃完小龍蝦后出現四肢乏力、發燒等癥狀,最終在醫院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綜合征。記者了解到,全國各地曾出現大量“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病例,矛頭均指向人們愛吃的小龍蝦,但專家表示食用小龍蝦為何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目前在科學研究上尚無明確定論。
同事發病前剛剛吃了小龍蝦
“當天晚上吃完飯就出現了腹瀉的情況,沒想到早上起來就更加嚴重了。”楊先生告訴記者,6月16日晚上,他和幾位同事在濟南市歷下區轉山西路附近的一家燒烤店就餐,當天吃完飯時已經將近凌晨。“我的一位同事當時就出現了嚴重的腹瀉,我們都以為是吃的東西不干凈,也沒有太在意,就把同事送回家休息了。”楊先生告訴記者,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這位同事開始出現了四肢無力、發燒等癥狀,一看情況不對,家人立刻將這位同事送往醫院就醫。
得知情況后,楊先生也急忙趕往醫院探望同事。“醫生告知這位同事患了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情況比較嚴重,需要住院治療觀察。”楊先生告訴記者,這位同事的身體一直比較健康,怎么會突然得了這種怪病呢?經過咨詢,醫生告訴楊先生,這種病很有可能是吃小龍蝦導致的。
“事發到現在已經半個月了,同事的身體依然沒有大的好轉,也無法上班,現在怎么維權也是一個難題。”楊先生稱,他曾向食藥監部門反映過相關情況,但對方要求楊先生提供相關證據。“現在我們在等同事的身體好轉后再進一步決定如何維權。”楊先生告訴記者。
大量此類病例矛頭指向小龍蝦
記者檢索發現,2010年7月,南京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鼓樓醫院等陸續收治因食用小龍蝦而入院的病人,最終被醫生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綜合征。2013年,杭州市民徐先生突然發現自己右膝蓋有些腫,他誤以為是崴了,便在家附近的小診所配了些藥,治了幾天,不但腫脹沒有好轉,四肢還變得越來越沒力氣。漸漸地,他開始拉肚子,胃口也差了。隨后,徐先生因呼吸急促、喘不過氣被送到當地醫院搶救,最終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綜合征。
專家表示,針對小龍蝦疑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病例,我國有關疾控部門及時對采集的標本進行了900多種有關化學物質的篩查,并做了聚醚類抗生素、受體激動劑、鎮靜劑、苯胺和硝基苯胺類化合物等數十種物質的檢測,均未發現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的已知化學物質,致病原因有待進一步探索。(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