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狀元陸續出爐 黑龍江嚴禁炒作高分考生

  各地高考成績放榜后,新一批的高考狀元也紛紛亮相,引發社會關注。

  其中,北京高考狀元歷來備受社會矚目,今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是北京四中學生俞笑,理科狀元則是人大附中學生周展平。此前,人大附中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周展平同學雖然是名理科生,但個人發展比較全面,興趣愛好十分廣泛,從小就喜歡文學、藝術,不僅熱愛閱讀,也愛好京劇。

  △北京市2016高考理科狀元是人大附中的周展平

  在河北,河北省的文理科高考狀元則雙雙花落衡水中學。據媒體消息,6月22日晚,兩位狀元已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連夜接到北京。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近年來每逢中、高考結束,便出現宣傳“狀元”事跡和學校升學率等現象。日前,黑龍江教育廳提出,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下達升學指標;不得以任何形式統計公布各地初、高中學校升學人數、升學率,以及升入重點大學、重點高中情況等高考信息,不得用考試成績對學校和教師排名排隊。

  此外,黑龍江規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對學校進行考試成績表彰獎勵;不得以升學考試成績為標準獎懲校長、教師等。全省初、高中學校不得利用新聞媒體、校園網站、宣傳條幅等各種方式,炒作升學人數、升學率、高分數考生等。

   新聞多看點

  NEWS MORE

  志愿填報 關鍵在“知己知彼”

  權威招生專家表示,填報志愿的基本規律并不大難掌握,那就是“知己知彼”。

  知己,就是對自己的成績在全省考生中處于什么位置,能夠達到什么樣的學校錄取線。這里面需要掌握兩個關鍵數據,一是自己成績和所在批次錄取線的分差,二是自己全省的排名。

  知道了自己的相對位置,然后就需要“知彼”了,如果你想報考一所高校,最重要的參考依據就是通過這所高校或者專業前三年在本省的錄取線與批次線的分差,還有考生所需要達到的位次。假如一位考生的成績比一本線高50分,在全省排1萬名,再看你想報考的學校過去三年的平均數據,如果錄取線平均比一本線高30分,錄取的最低位次大致在15000名,那你報考應該比較有把握,當然,留出的余量越多,保險系數越大。而這些關鍵信息,每個省區市的考試部門都會發給考生,各大高校也是公開的,并不需要過多依賴所謂“大數據”。當然,互聯網上的豐富信息,對考生全面了解高校格局,做出各種預案肯定也有幫助。

  △考生在高考招生咨詢會上了解招生信息

  如何規避報志愿“風險”

  合理填報好志愿,掌握估算分數的基本規律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了解高校的特色、專業的優勢等各種信息。那么,究竟應該如何規避填報志愿的風險呢?

  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是采取出分后平行志愿的錄取規則,一般在同一批次會給考生若干個志愿填報機會,最多的省份有11個,而且都作為第一志愿錄取,比如考生沒有達到所填報的第一所高校錄取線,再到第二所高校,仍然有作為第一志愿投檔的資格。但這并不是說一個考生可以投幾次檔,而是由錄取系統先進行多次模擬預投,直到所有考生和所有志愿都匹配之后才正式投檔,也就是說,不管你報多少個志愿,但正式錄取機會只有一次。

  因此在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建議考生有一些策略性,比如說“三沖兩穩一保”。也就是說,前三個志愿去沖一沖往年分數稍微高一點的大學;然后中間兩個志愿,稍微地穩一穩;最后一個志愿,來一個保底的專業。

  另一個常見的風險是考生在填報某所高校的志愿時選擇不服從專業調劑。這樣的話,盡管考生達到了這所高校的最低分數線,只要達不到所報專業的分數,學校只能退檔。一旦被前面學校退檔,即便分數達到后續高校的分數,也沒有投檔機會了。

  專家提醒,近幾年高考錄取的規則在不斷改革完善,一旦錄取方式改變,會對考生根據以往數據做出判斷帶來困難。例如有的地區第一年改為平行志愿時,出現了各高校分數線差距大大縮小的所謂“扁平化現象”,而很多家長還按照以往經驗根據前三年的錄取分數來估算,因而出現很多失誤。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