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濰坊市交警支隊交通警察公共關系辦公室民警說,讓數萬網友現場監督,違法者出現了必須依法嚴懲,而民警的執法也不容有差池,還可以免予人情世故造成的一些尷尬。
這位民警說,網絡直播并不是作秀。警方的最終目的是通過網絡直播利用社會公眾關注,直接將違法行為的苗頭滅掉:讓駕駛員知道做出違法行為不僅不安全、要受到懲處,還會很丟人,因此不去做、不敢做。警方在依法保護公民隱私的同時,會不遺余力地去曝光各種違法行為。
執法用上自媒體,請原生態呈現
濰坊交警直播執法過程、煙臺一鎮黨委書記直播推銷當地櫻桃,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公務員用起了自媒體,或是主動接受群眾監督,或是為群眾謀福利,此類做法成功地吸引了民眾的注意力,眾多網友多是支持、點贊態度。
眾所周知,警察、城管等在執法過程中最易引起糾紛,而在以前,市民拍攝某某部門執法,相機被當場沒收、記者現場采訪被警察要求刪照片等事屢屢見諸報端。拿最近“雷洋涉嫌嫖娼被民警采取強制約束措施后死亡”一事來說,因為警方稱所持視頻拍攝設備在執法過程中摔壞,無法拿出錄像,只用寥寥數語尚無法確證當事人的違法事實,也缺乏事發具體時間、地點、經過等關鍵要素。這種背景下,人們在為生命消逝而惋惜的同時,多種猜測、質疑的聲音也一并在網上傳播開來,公眾的不信任情緒極大地影響了警察的形象。
現在人人都有攝像機,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可發消息,執法活動時刻處在公眾的視野里、媒體聚光燈下,濰坊交警主動用起了自媒體,讓“圍觀”的群眾了解查酒駕的過程,一方面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增強了群眾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宣傳了酒駕的危害,讓市民接受了普法教育,這種做法值得點贊,更值得一些執法部門學習借鑒。
筆者認為,既然是主動公開執法過程,自媒體又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要注意將日常執法原生態展現出來,不能報喜不報憂,只直播自己的光彩處,不足之處就自動屏蔽,讓自媒體成了政績秀。執法嚴明,群眾點贊,執法存疑,改正后仍然能贏得尊重,形成與民眾的良性互動,才是真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